丝绸之路,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重要陆路通道,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繁荣。历史上,在它的东段,即西安至敦煌区域,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与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以及不同游牧民族之间为了争得交通线的控制权,进行了长期斗争。这个区域在过去2000年战事频繁。近日,一项由兰州大学教授周爱锋、董广辉团队联合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单位科研人员共同开展的研究,首次全面揭示了...
因滨海湿地开发项目侵占鸻鹬类水鸟栖息地,环保组织将开发建设单位连带环评单位诉至法庭,案件历时近三年,日前获一审判决。满潮期间,半蹼鹬(图片后方的锈红色鸟群)飞入临洪河口滩涂边的水塘稍作休息。2024年1月19日,一审判决书显示,2023年12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南京中院”)判被告建设单位连云港金海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简称“金海岸公司”)开发建设的蓝色海湾项目违反了国家规定,存在生态损害的现实...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全球17个研究单位的34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布的涵盖2023整年的全球海洋环境变化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年平均海表温度、2000米以上海洋热含量、海洋层结、海洋温度的空间不均匀性均是有现代仪器记录的最高一年。
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物产生了显著影响。为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家各出奇招研制出各种节能减排设施。2023年11月,南非在开普敦举行2023年泛大西洋研究创新联盟论坛,挪威和英国两个新成员加入该联盟。论坛致力于加强基于解决方案和环境影响为重点的海洋科学,强调该联盟将研究重点放在两个领域,一是增加对大西洋与气候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协调对大西洋的观测,提高建模能力,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近日在阿联酋迪拜闭幕。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大会,各方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气候危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当前全球25%的陆地生态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如何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潜力,通过生态系统恢复与管理、自然保护等手段,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不少基础问题,比如生态系统恢复的固碳现状和潜力等。”牛书丽说。
近年来,我国固体废物正在成为城市环境污染防治的短板,一些“毒地”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了市民们的广泛关注,更引起了业内对于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的高度关注。在近日召开的“2023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峰会”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综合业务部副主任李淑媛表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需要管好的最终环节,是生态环境治理必须管好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