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址:六盘水市水城县城区 项目名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第七中学提质打造概念规划及新建建筑方案设计 设计单位: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博士黄国平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二十二载求学路,跨过风雨泥泞,拥抱星辰大海,他用亲身经历告诉世人:“教育改变命运。” 书山有路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教育均衡发展基石,受益于国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扶持政策,近年来,越来越多像黄国平一样的村里孩子走出大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征途上,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秉持初心,牢记使命与责任,以社会效益为先,为改变西部教育条件落后现状,团队于2016年至2019年期间,在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完成了30余所学校设计实践。 本文以六盘水市水城县第七中学为例——探究西部地区教育类建筑设计特点。 六盘水市第七中学改扩建鸟瞰图 共沐书香 2016年至2019年期间,项目组扎根一线,深入调研贵州六盘水市教育现状,调研发现受当地经济社会和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总结为四个字:老少边穷。 老:校舍等设施比较陈旧; 少:校园规划有缺漏项,配备不齐; 边:交通不便,可达性差; 穷:一方面指的是建设资金十分紧张,另外一方面是前期的整体设计水平、眼界见识相对欠缺。 六盘水市水城县第七中学始建于2007年,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学校整体布局凌乱,美观度不足;山地特征复杂,造成视线阻隔,空间独立,部分的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功能区不足,缺少食堂及宿舍等生活区配套。 改造前存在问题 场地高差 改造前七中远景 针对当地的现状情况,项目组以为:作为设计者,一是心态层面,积极树立服务师生的心态,主动与主管部门、业主单位、承建方、师生等多方进行信息沟通,了解项目详情;二是技术层面,坚持问题导向型的设计,全程把关品质和控制进度;三是意识层面,加强主人翁意识,在建设过程中的现场处理中,设计者应主动承担服务和把关责任。 在此基础上,寻找最优化的可行性方案达到有章法有秩序的效果:时间上,设计兼顾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空间上充分利用原始地形、地貌;政策上,配合上位城镇发展的规划,响应上级专项资金的调度要求,征地要求。 提质打造概念规划篇:山水为德 曲径通幽 “竖画三寸,当千刃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七中的核心设计构思取自于中国山水画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空间视觉原则。 设计构思来源 以环境为主体,以地形取势,通过对场地的高差利用,进行地形重塑,增加台阶,增强空间趣味性,加强东西两个区域的联系。同时通过对台阶塑形,高低衔接,曲折有致,使建筑融于环境之中,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校园图景。 六盘水市第七中学设计总平面图 地形、台阶重塑 新建建筑方案篇:一轴四区 动静分离 合理规划流线,布局新建综合楼、食堂及宿舍的选址,以静为主,以动为辅,明确校园功能分区。项目新建综合楼总建筑面积8062.98㎡,新建宿舍楼总建筑面积15962.37㎡,构建“一轴四区”打造高效、舒适、简洁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一轴四区规划结构图” “一轴”:改造中央景观,打造校园中央景观轴线,提升校园环境品质。 中央景观区效果图 “四区”:教学区、 生活区、行政区、运动区,四区独立互不干扰,各区各自连成一片,方便学生活动。 交通流线图 校园环境改造篇:学海无涯 以乐作舟 “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建筑立面设计是建筑构造、建筑功能、建筑美学的综合体。 项目组以红灰色为主打色调,采用真石漆对七中教学楼、教师周转房、学生宿舍楼、报告厅及行政楼、食堂外立面进行再塑造,融文化气息和时代感于一体,突出学校教书育人的性质和文化底蕴。 报告厅及行政楼立面前后对比 食堂立面前后对比 项目组结合微地形变化进行设计,打造四个主要景观节点:中央景观区、入口广场、休憩交流区、运动体验区,形成流动的景观韵律,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寓教于乐的氛围,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休息、放松和以乐作舟的学习工作场所。 入口广场效果图 休憩交流区效果图 结语 目前,该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让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整洁、教室更加明亮宽敞、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更加齐全,教育板块的设计要做的远不止于此。复旦设计院作为具有高校背景的研究院,理应凝聚智慧,立德树人,践行教育初心,奋发有为担当时代使命,为教育的发展贡献复旦力量。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