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飞速发展,同时带来的还有大量的城市问题,比如生态、环境、城市臃肿等问题都为城市设计者和景观设计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公园城市和景观生态思维下的城市设计成为了新的城市设计发展方向。
“公园城市”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新阶段,在尊重自然生态及其规律的前提下,“公园城市设计”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既有城市自然资源的生命过程和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其次是在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变化的城市生态系统,并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最终使人工的城市环境具有拟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功能,从而提升城市环境的运作效率与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空间高效运作,城市设计的重点应当不止于空间形态美化与一般意义的生态化,需要通过城市生态与形态的统调,实现城市集约化、高效、持续发展。
通过公园城市和景观生态思维下的城市设计可以保证该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微观层面来说,公园城市和景观生态思维下的城市设计可以给该城市带来更多生态复合型公共空间,有利于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星城片城市设计
规划基地位于长沙都市区北部、二环与三环间,高星分区南端,紧邻滨水新城片和经开区片,隶属于长沙市望城区, 规划从长沙市、望城区、滨水新城三个层面出发,充分研究各层面规划并结合本区的现状情况及发展需求,最终将规划定位为绿色居住、文化体育、休闲旅游、宜居宜业的生态公园式城区。
规划从长沙市、望城区、滨水新城三个层面出发,充分研究各层面规划的强制内容及指导内容,结合本区的现状情况及发展需求,最终落实、深化、优化本规划区的规划定位: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公园式城区。
规划理念
规划整合本项目的禀赋要素,融入创新要素,提出本项目发展的六元互动机制,以优势自然环境为依托,以文化体育为先导,以配套设施为支撑,以居住商业服务为支柱,打造以高品质开放空间为纽带的人性场所空间。
生态公园式城区功能发展应顺应生态型城区发展对生态本底的底线控制要求,符合长沙市域对星城片的发展要求的同时顺应社会经济生活的转型方向,打造功能复合化的社区发展模式。
生态式交通发展应以TOD为导向进行城市开发,构建慢行交通体系,建设道路绿廊系统,提倡生态停车场。
规划策略
01
对接主城、沿线塑城
规划具有展示形象的轴线,沿轴线设计具有地标特色的节点和富有韵律的中心形象。
02
众星拱月、钜阳缀城
规划景观生态绿色廊道,沿绿廊布置景观系统,丰富沿线天际线。慢行系统融合绿廊公共空间打造高品质开放空间为纽带的人性场所空间。
03
生态组团、山水映城
构建山水城融合的多触生态廊道体系,形成错落有致、山水交织的景观格局,最终打造绿色健康、生态宜居的城市组团。
04
养生主题、健康立城
以养生主题为进行城市开发,加强健康理念的教育与宣传,推动健康产业的根植与发扬。
05
街区律动、慢行融城
构建多元丰富的公共空间体系,加密路网,打造宜人的街道空间尺度。
06
慢行系统的构建
在慢行系统中融入地域文化,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特色现代文化,打造具有星城片新文化的慢行系统。
空间形态规划
01
功能复合轴+功能集聚节点+生态留白
规划范围建筑功能以居住建筑为主;依托道路将谷山绿廊向东西两侧延伸,实现城区各组团的内生态体系融入整体空间框架体系。将城市发展与公交导向结合起来,构建更优的空间结构,提供更好的环境品质。
02
“两带两廊三轴多核心”的景观风貌格局
两带:即两条生态绿化带。包括三环路周边生态绿地、洗心禅、百果园与观音岩水库周边生态绿地构成的西北环状生态绿化带,以及谷山路与吴家冲路间生态绿地构成的南北带状生态绿化带。
两廊:即两条生态廊道。包括串联银杉公园、普瑞温泉、水洲公园、王家山公园、百果园、观音岩水库等景观节点的生态廊道,以及串联长高公园、桑梓公园、龙湖体育公园、戴公庙公园、七峰公园等景观节点的生态廊道。
多核心:指片区的景观核心。包括湿地公园、洗心禅佛园、观音岩水库、七峰综合体、老戴公庙、戴公庙等景观核。
规划确定雷锋大道、黄金大道和银星路为景观大道,亦为三条城市景观轴线。
03
特色风貌片区
规划范围内土地多被已批在待建项目占据,重点地区划分主要包括山体风貌地区、交通枢纽形象地区、科技产业形象地区和公共空间形象区。
广水马都司生态新城设计
项目位于湖北省广水片区和应山片区之间,片区内城市建设用地较少,共计37.28 公顷,规划范围为8.7平方公里。片区以应广大道为核心向东西发展。
规划框架
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综合研究马都司生态新城的发展定位和目标、确定空间布局形态。
01
宏观层面
城市设计形象:创造“山、水、城”的城市形象,形成“山水相依,城水共生”的城市景象。
结构整合:确定马都司生态新城“核心引领、轴线展开、三区协同、六区联动”的空间结构,以公共利益为首要原则,指导马都司生态新城的城市设计。
系统设计:水环境、开敞空间、绿地系统、现状保留、街景界面、居住街区、夜景照明、交通组织。
02
中观层面
建筑物的组合、建筑设计和风格、开放空间和城市广场、街道模式、景观廊、建筑物空间的连接和融合,结集程度和高度、地标、天际线、休憩用地和行人联接通廊。
03
微观层面
街道设施、建筑色彩、建筑风格、街景广告、指示牌。
城市设计策略
01
建筑与地形的结合
坡地建筑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 保持基地自然风貌
· 功能分区结合地形特点
· 优化整合交通空间,尽量减少垂直交通
坡地建筑的布局方式:
· 平行于等高线
· 垂直于等高线
· 斜交于等高线
坡地建筑的接地方式:
地基的处理主要分为挖方、填方、填挖并用的方式。其建筑的接地方式主要可以利用地表式,采用阶梯型的处理方式。
02
景观与地形的结合
景观的处理方式
低丘缓坡地形在景观处理中的作用:
(1)美学作用
结合低丘缓坡地形设计景观,可以很方便的营造出极具特点的自然空间,如林间的斜坡,点缀着棵棵松柏山木以及遍布雪松的山谷等等,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地形的起伏变换,或山或水,可以极大的发挥其美学作用,从而营造出让人难以忘返的自然空间。
(2)造景作用
低丘缓坡地形在景观设计中还可以起到造景的作用,既可作为景物的背景,以衬托出主景,同时也可起到增加景观深度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使经典有主有次。
(3)工程与辅助工程作用
低丘缓坡地形还有利于处理基地内的排水,防止地面积涝。同时相对平地而言,还可增加城市绿地量。
景观的处理原则
(1)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充分体验原始自然风光充分考虑原始地貌,在设计创新过程中尽量保持地块的地形干,体现当地的乡土风貌和地形特征展现自然风貌。
(2)结合自然地形地貌,运用抽象的手法,创造出新的景观空间结合自然地形的同时,也可增加抽象的设计手法,将自然与人工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答丰富多彩的意境。
城市设计构思
构建层次分明的水网体系,形塑滨水城市生活
· 优化原河道景观带,融入区域生态廊道。
· 构建区域中心湖景,打造城市形象中心。
· 梳理原东干渠水系,塑造社区生活水网。
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让城市与公园交融
规划将结合各支流水系与功能开辟核心公园,形成与城市的对话,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同时,为城市休闲旅游、娱乐观光、社区活动等提供场所。
紧凑、密实的城市肌理,营造宜人的街坊尺度
为建立一个密集的、适宜步行的社区,规划采用了相对周边街区较小的尺度,小型街区设计为行人和车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外围区域,街坊控制逐步放松,是符合目前市场需求的200m*300m大小的地块。
创造“山、水、城”的城市形象
结合基地地势地形特点,对山体进行综合整理,发展出多样的山体住宅模式。同时利用原生态水系,营造自然活泼的滨水地块,打造低密度高品质住宅。规划最终确立“山、水、城”的发展要素,总体形成“山水相依,城水共生”的城市景象。
积极构建可持续公共交通系统
结合区域公交系统,积极构建内部公共交通网络,创建“公交为主,BRT为辅”二级结构,以串联新城区各个功能聚焦区,形成快速公交服务的低碳生态交通走廊。公交站点沿主要人流集散点布置,居民可以在五分钟之内步行到达。
创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中心
打造功能混合的,充满活力的滨水空间。
空间形态规划
01
空间结构规划
提出“核心引领、轴线展开、三区协同、六片联动”的总体空间结构概念。
“核心引领”——即三个片区中具有辐射作用的主要节点,分别作为引领分区空间结构的核心。
“轴线展开”——城市发展主次要轴线及景观轴线经纬纵横,一同串联几个结构节点 。
“三区协同”——基地主要由西部片区,核心片区和东部片区组成,三区协同发展。
“六片联动”——即在主次要城市发展轴线作用下,形成的六个生态居住社区联动发展。
02
功能分区
依托地块内地形地貌及空间资源情况,将本项目划分为三大功能片区,即核心片区,东片区和西片区。
参考文献:
1.“公园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实践初探-黄思涵
2.从园林城市到公园城市设计——城市生态与形态辨证-成实
3.当代西方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演变与启示研究-孙宇
4.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刘洋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