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d/e/s/i/g/n

城乡话题|两会热议“古村落保护”,和美乡村如何宜居宜业再进步?


近期,谈到全国两会最热门的十大议题,乡村振兴必列其上,代表们关于“加强古村落保护,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更是层出不穷。事实上,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后,各地乡村建设的部署规划就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那么,当下古村落保护修建的有哪些问题,规划上有哪些可提升之处?就让我们开启本期乡村话题。



微信图片_20230315133514.png


留得住青山绿水

记得住味道与乡愁



中华古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经数千年农耕文化,保留着地方历史和民俗,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地域、民族、伦理、建筑、手工艺等的深厚内涵与底蕴。古村落的保护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更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乡村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微信图片_20230315133521.jpg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传统古村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让中华古村落“留住青山绿水”,让华夏儿女们“记住故乡的味道与乡愁”,成为了我们这代规划人努力的方向。


微信图片_20230315133523.jpg



古村落保护修建

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整体保护、整体规划的意识,部分地区对古村落的保护修建存在误区,简单地等同于打造“新农村”,集中体现在过度改造、脱离民情、认知度较低、开发模式单一这几个问题上。


问题一

大拆大建以至于过度改造


古村落历史悠久,许多建筑历经风雨损坏严重,有些只剩残垣断壁,修缮难度较大,往往出现越修越贵的现象,最终还是一拆了之,大面积推倒重建。这种不重视保护、过度改造的现象很容易被效仿。虽然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形象,进而开发成了旅游区,但由于失去了时间留存的痕迹,原本建筑特色不够突出,居住在其中的原住民都已搬迁或到城镇谋生,古村落失去了原真的味道,破坏了整体生态与文化肌理,这样的废旧立新对古村落是一种伤害。


微信图片_20230315133527.png


问题二

脱离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


古村落改造如火如荼,部分地区没有对经济发展、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乡村业态做充分考量,急于转型,大量城市资本投入了民宿开发,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和原本生活的根基。究其原因,是脱离了当地村民实际的生产生活的需求,没有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规划,绿色生态发展观念滞后,形成了人居环境的不和谐因素。


微信图片_20230315133534.png


问题三

对当地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古村落比过去更容易走进我们的视线,不仅是抖音、小红书还有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都更容易刷到距离城市较远的古村落。但实际游览的时候,会发现许多古村落对当地文化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游客自拍游玩后,并不清楚古村落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微信图片_20230315133537.jpg


问题四

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较为单一


现在古村落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基本采取以文化旅游形式进行商业运作,吸引游客到来以提高当地经济效益,获取古村可持续的经济资源。但在各类古村的文旅运作模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添加的时尚元素、网红打卡点也颇为雷同,缺乏对古村自身的特点挖掘和呈现。此外,由于部分商业运作没能在潮流文化与传统习俗之间找准结合点,导致乡村多元文化风貌趋向流行、趋于单一,长此以往,不利于当地文化的继承和保留。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052.jpg


古村落“保护优先”&

“因地制宜”的原则



古村落不仅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保护与更新应遵守“保护优先”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


“优先保护”就是要优先保护村落整体风貌、建筑空间形态、街巷特色、民俗文化等,主要采用静态保护的方式,要注重保护的底线。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058.jpg


“因地制宜”即在“优先保护”的基础上采用动态保护的方式进行改造,需要注意延续村落环境历史特色,体现村落文化内涵,达到传承与发展的根本目的。


前期大量的时间不是招商引资,而应放在可利用的物质与文化资源的挖掘上,再规划合适的旅游文化产业、生态农业、传统手工业,差异化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100.jpg


古村落保护修建的

规划建议



根据“保护优先”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建就有章可循了,还要兼顾当地生产生活、绿色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行规划,具体可以从空间布局、建筑规划、文化体系、环境治理、联动合作等方面进行优化。


1

在空间布局方面


从当地生产生活的需求出发,完善古村落空间形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落空间形态经历漫长的岁月形成,应优先对其空间肌理进行梳理、保护,并注意恢复传统公共空间的场所功能,如修复街巷系统,尤其是巷道两旁的古建筑和牌坊等建筑物,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让巷道与主街有机融合。基础设施方面,可以增设银行自助服务设施、公共交通线路,增加夜间景观照明、垃圾分类回收点和必要的消防设施等。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28.png


以云南省永平县大坪坦村空间布局为例,大坪坦村海拔高,拥有“离天空最近的茶园”,大坪坦村的空间规划着重围绕产业规划,以“茶叶+”促进产业融合,茶叶种植区、核桃种植园、果蔬种植区布局合理,预留充分。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30.jpg


2

在建筑规划方面


古村落建筑的规划是个既需要宏观、又细致入微的工作,大局上可以按照“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进行修缮,同时深挖民间故事、工艺传承、民俗文化留下可展示的历史文化遗产。此外,对长期空置、失修已久的建筑,需要注入新的功能,可以通过功能转换,使其成为古村落活动中心、艺术家工作室、儿童书屋和展览展示馆等,为村落提供公共服务的空间。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33.jpg


贵州省石阡县楼上村,被誉为佛顶山下的明清传统村落,在修复中注重筑根立魂,沿袭村落中木构建筑的传统色彩特征,对与古建筑风貌不相协调的民居,逐步依据当地传统建筑形式及风貌对建筑物的层高、屋顶形式、立面材料、建筑体量进行调整和改造,保证整体上与传统风貌协调一致。


图片


梓潼宫建筑群、天福古井与井亭、部分周氏宅等损害轻微的建筑,经过养护修复后面貌一新。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39.jpg
修缮中和修缮后的梓潼宫
正殿

一条条青石铺就的巷道沿袭了传统材料及工艺进行修复,恢复历史原状,让游子们回家的路还是故乡原来的味道。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41.png


3

在文化体系方面


村落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厚而珍贵的国粹精华,保留古村落的文化基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工艺曲艺再现辉煌,一方面吸引当地青壮年归乡,让缺少年轻人的古村落焕发活力,另一方面保存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保护古村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44.jpg


村落文化遗产的展现和利用,不只为传播和吸引游客的目的,更是为了当地村民守住自己的“根”,帮助村民认识自己、传承故乡的历史和文化,文化自信了,年轻人也会更愿意留在故乡发展,才能从容地迎接四方来客。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46.jpg


例如贵州省石阡县楼上村在修建后游客络绎不绝,传统民俗与节庆活动的举办较为丰富,包括毛龙节、茶灯、木偶戏、说春等,毛龙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盛唐,木偶戏也已传承世代。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48.png



4

在环境治理方面


古人选择适宜生活的环境,往往择水而居,背有群山环绕,前有溪水潺潺。工业文明发展,工业废水、生活垃圾、污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修复古村落,首当其冲的就是修复生态环境,整治的重点就在水系环境上。例如控源截污,推进污水收集处理;疏通水系,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由管理部门牵头,社区协作共同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清运处置等等。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52.png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重放在了推进乡村建设的工作中。在规划上需要全面梳理水系环境,系统规划,预留相关用地,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让古村落和美宜居更宜业。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55.jpg


5

在联动合作方面


许多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靠联动合作带动的,一般措施为结合古村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打造多景区联动,鼓励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体验风土人情。除此之外,校企的联动合作也是值得关注的部分,乡村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258.png


例如在西樵镇举办的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就为儒溪村、凰岗村等周边村落引来了不小的人气,古村、古建筑、田野等为载体的艺术节,结合当地特色文化,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301.jpg


此举还带动了乡村艺术文创、酒店民宿、特色餐饮、房车露营等一批文旅新业态,带动了儒溪村、凰岗村等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304.jpg


再如闽北山区的宁德市屏南县前洋村与复旦大学合作,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的山野学堂,实地考察村落的营建布局、民居建筑构造、民俗文化活动,研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为古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306.jpg


微信图片_20230315134308.jpg


参考文献:

乡村振兴视角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

古村建筑空间形态与保护更新研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