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R/e/s/e/a/r/c/h

访谈 | 李涛:环境舒适指数具创新性,合理预测人口规模对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发表时间:2021-07-29

导读:
为了推进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6月11日, 由搜狐城市、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联合编制的《2021一季度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报告》正式发布。

1.jpg





发布会上,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李涛表示,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让公众从生态和宜居视角看待城市,具有很好的创新性,也体现了未来城市发展和规划转型的趋势。 


李涛建议,未来,评价体系可考虑适当加入具有“城市”特征的考量指标,例如增加针对城市建成环境评价的指标,如空间开敞性、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密度等相对容易量化的指标,从而丰富城市人居环境舒适性的内涵。 


此外,谈及近期的热点人口话题,李涛表示,预测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核心任务,因为城市的定位、产业发展策略、公共设施配置政策都需要结合人口规模与结构确定,合理预测人口规模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访谈实录



2.png


李 涛

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




No.1


营造宜居环境始终是规划的目标 

定期评估有利于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




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离不开精细化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您认为规划能在建设清新舒适的宜居城市方面发挥哪些作用?


李 涛:

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就是为了改善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而导致的恶劣的人居环境,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解决市场机制的失衡,为市民提供合适的居所和基本的健康保障。


所以可以说,建设宜居的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的目标。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强化城市规划工作、“营造城市宜居环境”提出了要求。 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在方方面面都与建设宜居城市密切相关。


3.jpg


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在方方面面都与建设宜居城市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如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大城市居住的人逐渐表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环境的追求,而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就是他们最直接可获得的自然资源。 

城市总体规划中一般会设定规划区内的绿地总量规模、人均绿地面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会对地区、地块的绿化率进行控制,来抑制过度开发给市民的城市生活带来的负面体验。

再下一层级,如上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对社区公园绿地进行了更详细的布局,对可达性提出要求,还对公园绿地的品质优化进行引导。 

用水用电等城市生活的基础保障,也都是需要通过规划来进行合理排布的;污水和大气污染整治、垃圾综合治理、防灾减灾规划,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大众不太会注意到的工作其实都是重要的规划内容,这些基础生活保障也是城市发挥其功能必不可少的一环。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但在具体执行中会受到行政执行力、地方财力等多种因素约束,在您看来,城市规划该如何避免“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尴尬局面?

李 涛:

造成这种困境的因素有很多,规划团队在其中可操作的范围是比较受限的,对规划部门来说避免这种情况需要不断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


就规划管理而言,需要把握规划的法律效力和公共政策属性,从决策、实施、评估全过程对现有规划体系进行不断优化。 


4.jpg


例如,建立相应的定期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就是很有必要的,如此轮“上海2035”总规就提出了较为完善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动态维护更新规划成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相关实施策略,并指导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 

对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能力,编制的规划方案尊重自然和城市发展规律、注重可实施性。

此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提升规划的有效性;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中提出的“一张图”建设也将有助于对各类各级规划成果进行汇总,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和成果体系,有效监督国土空间规划实施。




No.2


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上限 

合理规划有助于平衡人口与资源的供需关系




七普数据的公布让人口成为热门话题,目前,许多大城市都在总体规划中设定了常住人口调控目标,在您看来,设定常住人口调控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是否考量了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当地政府又该如何协调日益增多的人口与资源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

李 涛:

城市的主体其实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预测人口规模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就是比较重要的核心任务,各级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设施配置规模都需要根据人口规模而确定的,城市的定位、产业发展策略、公共设施配置政策也都需要结合人口结构确定,合理预测人口规模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5.jpg


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对人口预测对社会经济因素的考虑较多,一般会参照当地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进行趋势外推或不同发展情景下的需求预测,而环境承载力多起校核作用。


而目前全国正在编制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依据科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划定的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即三区三线,以底线思维设定了人口发展的规模。 


目前学术界和业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定义已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特定的区域内,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前提下,区域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的上限。


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所采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考量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如在干旱地区,强调水资源的底线承载能力,通常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确定人口调控目标。 


6.jpg

目前日益增多的人口与资源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有限资源毫无节制的利用造成了浪费。

而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从空间入手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这里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社会资源等等,而人类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又会与自然环境产生互动。

这就要求城市发展过程将生态效益放在优先的位置,探索协保护、奖励资助+多元补偿的生态治理新模式,通过合理的规划优化空间结构,加强土地利用的集约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平衡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供需关系。




No.3

 

增加噪音、建筑物密度等指标

  丰富城市环境舒适性的内涵





对于“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的完善您有何建议,在您看来,还有哪些指标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舒适性不可欠缺的角度?

李 涛:

现有评价体系已较为完善,指标构建合理、覆盖范围全面、数据来源合规、更新频率及时,短板机制的指标体系设计也很有特色。评价体系也能反映出很多城市发展所产生的问题,比如用地紧张、人口规模与资源的矛盾、供水质量堪忧等。


就目前的评价体系而言,因为一些系数存在可变性,可能以后做单个城市的纵向对比会需要思考一下。


此外,以季度为单位进行评价周期的划分,很有特色,在技术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就自然气候变化本身特征而言,可能还是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个需要今后的研究中解决。


7.jpg


针对城市人居环境舒适性进行评价,以后可以考虑适当加入具有“城市”特征的考量指标。


比如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出发,还可考虑城市环境中的噪音、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水平;另外也可增加针对城市建成环境评价的指标,如空间开敞性、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密度等相对容易量化的指标,从而丰富城市人居环境舒适性的内涵。


总体而言,本次发布的评价体系能够让公众从生态和宜居视角看待城市,具有很好的创新性,也体现了未来城市发展和规划转型的趋势,期待研究团队能够再接再厉,为大家带来更多干货和启迪。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