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7-29
发布会上,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李涛表示,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让公众从生态和宜居视角看待城市,具有很好的创新性,也体现了未来城市发展和规划转型的趋势。
李涛建议,未来,评价体系可考虑适当加入具有“城市”特征的考量指标,例如增加针对城市建成环境评价的指标,如空间开敞性、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密度等相对容易量化的指标,从而丰富城市人居环境舒适性的内涵。
此外,谈及近期的热点人口话题,李涛表示,预测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核心任务,因为城市的定位、产业发展策略、公共设施配置政策都需要结合人口规模与结构确定,合理预测人口规模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访谈实录
李 涛
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
问
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离不开精细化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您认为规划能在建设清新舒适的宜居城市方面发挥哪些作用?
李 涛:
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就是为了改善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而导致的恶劣的人居环境,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解决市场机制的失衡,为市民提供合适的居所和基本的健康保障。
所以可以说,建设宜居的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的目标。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强化城市规划工作、“营造城市宜居环境”提出了要求。 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在方方面面都与建设宜居城市密切相关。
问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但在具体执行中会受到行政执行力、地方财力等多种因素约束,在您看来,城市规划该如何避免“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尴尬局面?
李 涛:
造成这种困境的因素有很多,规划团队在其中可操作的范围是比较受限的,对规划部门来说避免这种情况需要不断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
就规划管理而言,需要把握规划的法律效力和公共政策属性,从决策、实施、评估全过程对现有规划体系进行不断优化。
问
七普数据的公布让人口成为热门话题,目前,许多大城市都在总体规划中设定了常住人口调控目标,在您看来,设定常住人口调控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是否考量了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当地政府又该如何协调日益增多的人口与资源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
李 涛:
城市的主体其实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预测人口规模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就是比较重要的核心任务,各级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设施配置规模都需要根据人口规模而确定的,城市的定位、产业发展策略、公共设施配置政策也都需要结合人口结构确定,合理预测人口规模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对人口预测对社会经济因素的考虑较多,一般会参照当地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进行趋势外推或不同发展情景下的需求预测,而环境承载力多起校核作用。
而目前全国正在编制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依据科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划定的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即三区三线,以底线思维设定了人口发展的规模。
目前学术界和业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定义已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特定的区域内,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前提下,区域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的上限。
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所采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考量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如在干旱地区,强调水资源的底线承载能力,通常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确定人口调控目标。
问
对于“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的完善您有何建议,在您看来,还有哪些指标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舒适性不可欠缺的角度?
李 涛:
现有评价体系已较为完善,指标构建合理、覆盖范围全面、数据来源合规、更新频率及时,短板机制的指标体系设计也很有特色。评价体系也能反映出很多城市发展所产生的问题,比如用地紧张、人口规模与资源的矛盾、供水质量堪忧等。
就目前的评价体系而言,因为一些系数存在可变性,可能以后做单个城市的纵向对比会需要思考一下。
此外,以季度为单位进行评价周期的划分,很有特色,在技术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就自然气候变化本身特征而言,可能还是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个需要今后的研究中解决。
针对城市人居环境舒适性进行评价,以后可以考虑适当加入具有“城市”特征的考量指标。
比如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出发,还可考虑城市环境中的噪音、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水平;另外也可增加针对城市建成环境评价的指标,如空间开敞性、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密度等相对容易量化的指标,从而丰富城市人居环境舒适性的内涵。
总体而言,本次发布的评价体系能够让公众从生态和宜居视角看待城市,具有很好的创新性,也体现了未来城市发展和规划转型的趋势,期待研究团队能够再接再厉,为大家带来更多干货和启迪。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