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R/e/s/e/a/r/c/h

以重庆为例,探索智慧规划支持系统的建立要点和应用

发表时间:2020-07-10

内容提要:智慧规划支持系统的建设需要促进国土空间信息全流程与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的耦合,其中,建设的重点是数据、模型、算法,以及支持国土空间规划多主体协同的共享机制和新技术应用。


关键词:国土规划、共享机制、一张图、大数据体系、算力算法、迭代优化



作者


金贤锋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所长,注册城乡规划师

罗   跃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正文


一、引言


2019 年1 月23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


随后,省和市县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指南(试行)》、《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等相继发布,在对具体工作提出指引的同时,也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化本质要求,以及提升各环节智能化水平的信息化支撑要求。


摄图网_501363287_banner_新农村(非企业商用).jpg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整合各类空间关联数据,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指南(试行)》明确的建设内容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应用、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审查与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模型管理。


《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试行)》明确指出,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设的启动,将评估指标体系逐步纳入信息系统开展动态监测评估预警,通过评估工作和信息系统的同步提升,着力构建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摄图网_500655173_banner_航拍森林道路(非企业商用).jpg


同时,在现状评估的基本指标和推荐指标中,为了对步行15 分钟森林覆盖率、实际服务人口数量等进行高效和精准的计算,必须引入地理信息和时空大数据资源以及相应的分析技术。


上述工作和要求,共通之处在于均涉及多源数据高效获取处理、基于数据的指标计算、基于模型的效果分析评价、基于监测技术的监督预警,它们贯穿规划的全过程。智慧规划支持系统建设的目的在于辅助提升规划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而这依赖于信息全流程与规划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耦合,在这种耦合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构成了智慧规划支持系统的建设重点。


二、智慧规划支持系统建设重点



2.1、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建设

信息化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规划支持系统(Planning Support System, 简称PSS) 的产生和应用,既有适用于专项规划的,也有面向综合规划的。


在Harris 提出规划支持系统后,该系统在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面向原来的城市规划,龙瀛教授在2010 年对其定义、目标和框架有过系统的研究。相关研究较多,特别是用各类算法和模型辅助规划方案的效果分析和评价比对。


摄图网_501546993_banner_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公路河流航拍(非企业商用).jpg


在数字生态文明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多规合一”思路深化落地,特别是对监督实施环节提出明确要求的背景下,规划支持系统必然需要有相应的变化。如何变化则需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的新态势和智慧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确定。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处于五大发展理念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规划,是对规划“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四个方面的能力:

1

对国土空间现状与特征的发现能力,包括国土空间的现状与特征是什么?有多少?如何分布?怎样变化?

2

对问题和规律的洞察能力,包括判断诊断、规律解读、因果分析;


3

对未来发展态势的可靠预测能力,包括影响分析、状态预测、模拟推演;

4

对特定目标下政策的优化调整能力,包括行为选择、资源配置、结构优化、政策调整。


这四种能力是递进的关系,也符合人认识世界和适应世界的过程。


从信息的角度看,智慧规划背景下的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提升过程,也是数据和信息的价值不断提升的过程,即国土空间信息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借助DIKW 模型,我们能将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国土空间信息治理能力进行耦合提升(图1)。


7a55f5a08ca4700a9e5a3ccc634965b3_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图1 基于DIKW 的系统建设内在逻辑与要求


数据是对现状的基本描述,经整理所形成的数据可以辅助发现问题和分析规律,信息汇聚和提升所产生的知识是对规律的应用,用于判断影响力并预测未来,知识的正确应用上升为智慧,形成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决策。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国土空间治理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且这四种能力不是被动发挥,而是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主动“触发”,这也正是信息全流程与规划全过程耦合的过程。



2.2、智慧规划支持系统建设重点

根据上述分析,作为信息化手段、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的智慧规划支持系统,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提升国土空间信息的治理能力。


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环节相对应,智慧规划支持系统需要形成准确且有效描述现状和变化的国土空间大数据库、用于表明态势和关联性的指标库、用于发现问题和开展预测的模型库以及辅助理性行为决策的推理库。


摄图网_500448175_banner_城市科技通讯(非企业商用).jpg


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和指导性文件,智慧规划支持系统建设的重点为数据、模型、算法,以及支持国土空间规划多主体协同的共享机制和新技术应用4 个方面,从而形成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全过程的统一、精准、高效和智能辅助。


2.2.1   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


数据是智慧规划支持系统建设与运行最根本的基础。


万物互联互动的数字化催生了新的“生态文明”,规划也要适应这种新思维,从工业化主导的规划理念和思维方式向数字化生态文明主导的思维方式转化,数据是规划的“生态”基础,即要建立规划的“数字生态文明”。


智慧规划支持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表1),而实现全域国土空间数字化、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则是具体的建设要求。


微信图片_20200709153345.png

表1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的数据来源


类似于生态系统,这种大数据体系包括两个方面:


1

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数字化“再现”,将生态系统数据化,实现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

2

构建时空大数据本身的良好生态系统,解决信息孤岛,实现保障全域国土空间数字化目标下的横向协同和纵向贯通。


全域国土空间数字化是系统建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智慧规划需要有充足、有效的数据源,来保障规划全过程中的分析、评估与监测。


对《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中的基本指标和推荐指标的数据源进行初步梳理,发现有36 项涉及各类专项调查,30项来源于行业主管部门,37 项来源于统计年鉴,16 项来源于大数据。


通过对多类型数据的获取与标准化,形成涵盖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室内室外的全空间数据,包含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规划管理,涉及二维三维、图片视频、网络数据的统一数据底版,是数据建设的首要任务。



同时,数据的存储与安全使用、数据的共享与有效更新,也是决定系统运行效率的基础。其中,更新既有常规的定期更新,也有契合规划编制与管理要求的不定期更新,后者需要有高效的“内外业一体化”调查技术来提供有效支撑。“既要有充足、有效的数据源,又无需背负过于沉重的数据包袱”,是系统中数据基础建设的主要目标。


2.2.2   国土空间规划分析模型


模型是智慧规划支持系统提升规划全过程智能化水平的关键。


规划前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中的指标计算,规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三线”划定等,规划审批中的成果审查,规划实施后的监测预警、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等,都需要便捷调用、能提供智能计算、具有动态反馈功能的模型发挥关键作用。


从而让系统具备对现状的自动感知能力,对现状问题、规划效果的智能分析能力,对主要现状、规划指标实施监测、规划实施效果与趋势的多层级的动态评估能力,以及通过阈值设置对特定问题的及时预警能力。


摄图网_401397825_数据科技gif(非企业商用).gif


模型建构的前提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需求的业务规范化,包括构建规划全过程的闭环式业务流程和将各环节的业务和技术规则进行整合从而实现高度集成,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规则集成知识的能力,尽量避免规则产生偏差的可能。


在业务规范化的基础上,以应用为驱动,研发分析评估监测模型来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各环节的智能化需要。


由于国土空间规划对象的复杂性,所需要的模型种类繁多,同时模型本身需要经过研发、测试、试用、改进等多个环节,难以一蹴而就,加之模型的参数、指标和判断的阈值还存在地域适用性问题,因此在模型的建设中,需要以应用为驱动,并结合实际业务循序渐进。


具体可以将分析模型划分为通用模型和研究模型,通用模型通过现有模型集成、国家统一研发、地方共享交换等方式快速丰富和完善;研究模型则坚持“因地制宜”“按需研发”,满足特定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具体环节的需求(图2)。


c1c88b9e6b765755a6a61100036088d0_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图2 通用模型与研究模型分类支撑国土规划全过程


2.2.3   算法算力、共享与新技术应用


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化的算法算力是智慧化可实施的保障。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知识,业务规则和模型是转换器,算法算力则决定了转换效率。精确落地的国土空间规划,面对着多源、海量的数据资源,需要有基于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高效算法和软硬件支撑的可靠算力,来保障模型的有效运行、用户的高频访问。


摄图网_500277810_banner_服务器机架和数据线(非企业商用).jpg


如Spark 大数据计算模式,其特点是节点数越多,大数据计算速度越快;数据量越大,性能提升幅度越大,适合用于全域国土空间数字化背景下的各种分析和评估。


共享是国土空间规划多主体协同对应的本质要求,需要通过数据共享、模型共享、软硬件基础共享、网络环境共享,来实现不同部门的业务环节协同耦合、编制和管理流程的分步耦合,以及不同层级规划管理、审批的统一。


新技术的引入与应用是智慧规划支持系统的重要体现。


如数据采集中的“内外业一体化”调查技术,能够实现现场踏勘数据即时采集、实时传输、自动处理入库、采集需求在线发布,保障特定区域特定数据更新的效率;


开放式的模型开发环境和插拔式的模型应用技术,便于众包式的模型开发、交换共享;

分布式的时空大数据存储和计算技术,能够提高海量数据浏览、展示、分析的效率;

基于遥感影像、视频的变化自动识别技术,能满足规划实施中的监测预警需求;

网络大数据挖掘技术,能满足评价指标的快速计算和市民真实意图的掌握,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规划宗旨。


三、建设与应用探索



3.1、建设总体思路

系统建设要符合国家对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要求,强化数据的基础支撑作用,以解决关键问题为抓手。


摄图网_500467545_banner_城市科技背景(非企业商用).jpg


系统建设要坚持“以数字化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大方向,准确把握系统建设的方向,在实践中完善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根据国家政策文件和相关指导文件,结合系统建设的重点,我们在重庆开展了相关的应用探索。


总体思路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智慧转型要求,充分发挥地理空间数据库、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等的优势,建设立足重庆实际、凸显本地特色的智慧规划支持系统,包括“一张图”、规划辅助编制、规划辅助管理、监测评估预警、指标模型管理等主要模块,以及一个尝试利用大数据让公众更好地参与智慧规划的社会公众服务板块。



3.2、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建设


以国土空间“一张图”来组织和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图3)。


b84bc695b90b241a466932fe4bfd6f9c_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图3 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建设探索


主要建设方式是基于时空大数据融合治理,构建集成更多类型和时态数据源的“一张图”系统,并在多渠道应用,提供现状、规划、管理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应用的模块。


按照“一张图”的管理模式,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评估、管理所需的数据,进行空间、属性和时间上的统一组织,为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以及规划相关业务的多部门业务协同,提供统一的数据来源和空间底版。


摄图网_401600055_科技互联网城市动态背景gif(非企业商用).gif


为支持大数据分析等新方法的应用,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建设中应考虑集成网约车数据、物联网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数据。


同时,对应规划需要“跳出重庆看重庆”的区域视角,除了重庆全域的空间数据外,把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全国范围等空间中的重要数据和对标城市的重要数据也一并纳入“一张图”中。



3.3、辅助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模型建设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的需要梳理形成模型集,包括辅助规划编制模型子集、辅助规划管理模型子集、辅助规划实施监测预警模型子集等。


在辅助规划编制方面,模型主要为规划师提供编制过程中的各类分析和比选手段。同时,为了平衡“市—区县—乡镇”各层级在同一问题分析上的一致性和地域性特征,在通用模型中,通过指标、参数是否可调控来明确规定动作和可选动作。


针对模型研究测试周期长的特性,通过提供标准的模型开发环境和可插拔的组建模式,为模型的众包和互换共享提供便利。


摄图网_500398500_banner_重庆夜景(非企业商用).jpg


如“双评价”是典型的通用模型,考虑到主城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禀赋与条件迥然不同,我们通过区分必选指标与可选指标、不可调节参数和可调节参数的设定,来保障全市和区县分析评价结果在大方向上一致,而区县又能够依据本地的实情进行合理调节。


避暑休闲资源利用评价模型,则是服务山地区域避暑休闲产业发展与规划的研究模型。这一模型,既能为安排全市避暑休闲产业发展时序提供支持,也能为民宿投资业主高效发现适宜投资区域和地块提供服务(图4)。


f9b572c98166f7282811c015a4ea24d9_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图4 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


规划辅助管理模型,主要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标准化管理,为规划管理过程提供选址分析、合规性审查、审批协同等辅助支持,提高规划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在规划成果审查中,基于模型应用,使系统具备自动化的成果形式审查、规划数据质检、生态红线是否侵占检查和审查报表的生成等功能。



3.4、共享机制建设与算法算力保障

共享是国土空间规划多主体协同的本质要求。


重点依托重庆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重庆市时空大数据服务云平台、综合市情系统、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现有成果,以及与之匹配的《重庆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管理办法》《市情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等,实现数据在“国家—市—区县”三级的纵向贯通和横向协同,并充分利用其软硬件和网络环境,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的存储、处理能力需求。


摄图网_500497992_banner_网络安全大数据概念科技底图(非企业商用).jpg


同时,引入D2C 空间大数据引擎技术、Spark 技术等,解决高效算法和算力问题。


其中,D2C 空间大数据引擎技术是通过构造全新的矢量数据发布引擎技术,提高数据发布能力;通过打造支持空间能力智能化全文搜索技术等,提升空间数据的搜索能力;通过“CPU+GPU”的动态渲染技术等,提升客户端图形数据的渲染能力;通过构建新型地图发布模式和基于WebGL 的市内三维渲染技术,实现制图服务个性化和“二维、三维一体化”的展示和分析能力。



3.5、基于新技术的其他应用探索

对大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下的公众需求调研。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等指导性文件,都强调了需求调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公众的需求和意愿表达,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问卷调查、基于网络的意见调查等,是掌握公众需求和公众参与规划编制的有效方式,但一般存在涵盖面较窄、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公众在规划中的“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从而扩大需求调研中的公众参与面。

“被动参与”主要在“规划公示”阶段,通过对公众反馈意见的收集、归类和空间化,掌握公众的需求和意愿。


“主动参与”则是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获取公众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愿。如借助文本挖掘技术,对“政府信箱”等公开的文本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掌握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关注重点和不满意的方面。



这种“主动参与”可以有效扩大需求调研的受众面,辅助规划更加充分地吸纳公众意见。


基于遥感影像与视频变化的监测技术(图5)。

4f21f0d71a3f74e9fe6ef111d2a37d0a_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图5 基于遥感影像的地表变化自动识别


自适应规划功能的重要前提是对空间变化的及时发现和预警。与之对应,需要基于遥感影像和视频变化的智能识别技术,自动、快速地发现地表空间的变化情况或某一行为的变化频率,并通过设置规则来有效预警。这方面已有较多具体应用。


 

如,基于多期影像,快速识别城市区域的土地覆被变化情况并自动初判变化类型;基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入口处视频,通过自动识别实时统计卡车、工程车、运渣车往来数量,提供可能的隐蔽性违法建设行为监测预警等。

 


四、结语


智慧规划支持系统的建设需要促进国土空间信息全流程与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的耦合,其中,建设的重点是数据、模型、算法,以及支持国土空间规划多主体协同的共享机制和新技术应用。


摄图网_500541069_banner_城市光影(非企业商用).jpg


同时,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与国土信息全流程的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到环节的梳理与协同融合、知识交叉融合、人才专业融合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也决定了智慧规划支持系统的建设,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完善和迭代优化。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