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9-09
引言
本文基于对疫灾的生态分析,从风景园林规划的角度思考健康的风景园林规划对防疫的重要作用,反思近年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度重视人的使用感受,而忽视生物中的动物与微生物系统,特别是对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忽略,从而提出风景园林建设应注重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整合、生物友好、健康共生的风景园林系统规划设计的防疫策略;
继而针对城市风景园林中生物体系完整系统的建立提出建议,希望通过这样的景观规划建设方式,对生态保护、防疫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得出结论:以人为本、以人为主的景观园林系统,应向人与生物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整体、完善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
作者
韩林飞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首都高端智库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综合交通发展研究院
张梦露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正文
1 疫灾的回顾与反思
2020年初,我国暴发了传播迅速、极易感染的新冠疫情,因其暴发规模大而受到民众极大的关注。
回顾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暴发的各大疫灾,不难发现,疫情暴发的频率在不断上升,且多数是由于动物性病毒传播至人类群体而引发。
这正是因为人类大规模的活动改变了原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缺失,从而引起了生物系统的紊乱与变异,最终造成人类的灾难。
百年来世界范围内暴发的重大疫灾回顾
我国自古代起便对“疫”有明确的定义,即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被称为“疫”。
疫灾,是传染病大肆流行所致的大规模疾病灾害,也是严重的危害人类的灾害之一,不仅影响范围大、时间长,且留给生物持久的影响和不可磨灭的印记。
西班牙大流感
“
1918年, 西班牙大流感暴发。该疫灾起始于西班牙,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迅速扩散至整个欧洲。
1918至1920年,三年间,这场席卷欧洲、美洲和亚洲的流感带走了近一亿人的生命,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5%。
除此之外,1957年暴发的亚洲流感、1968年横行的香港流感、1977年肆虐的俄罗斯流感以及2010 年在我国流行的甲流,都是甲型流感及其变种病毒引发。
”
由此可见,甲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病毒,也因此夺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视察埃博拉病毒治疗中心
1970年,埃博拉病毒在苏丹周边地区暴发,而后在1995年和2014年再次大规模暴发。埃博拉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烈性传染病病毒,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最致命的病毒之一。
据统计,遭到该病毒侵害最严重的三个国家共计有20081 人感染。
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HIV,即“艾滋病”,虽无“暴发”一说,但每年患者的数量都在增加,如今已有席卷全球之势。
因为其潜伏期长,携带者同样可以传播病毒,因此极难控制,也是当今医学最难攻克的疾病之一。
此外,黑死病、天花、疟疾、霍乱等疫灾也时常发生,可以说,自古以来,大规模疫灾几乎从未断绝过,人类历史也伴随着与疫灾做斗争的过程。
由动物性病毒导致的疫灾比例明显增加
从疫灾发生的频率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疫灾发生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
自我国春秋时期以来,有明确记载的疫灾之年共有669个,即平均每4年暴发一次。
具体到各个朝代,不难看出,疫灾有越来越频繁暴发的趋势。
魏、晋、南北朝和北宋时期,疫灾暴发的频率仅为20%,元朝和南宋为33%,明朝为61%,到清朝则高达82%。
宋代李唐的《村医图》
从疫灾发生的原因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疫灾更多源于动物性病毒。
统计表明,古代疫灾多发生于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之后,通常是由于灾后环境导致卫生问题而引发。
其危害的严重性引发众多学者利用已有的历史记录,分析、总结特定时间内疫灾的发生与地理、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响疫灾流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因素。
但研究近年来的疫灾,发现由动物性病毒导致的疫灾比例明显增加,这些病毒的传播更多是通过食用动物或者与其有接触,从而导致病毒扩散。
人类的各种活动改变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城市人工生态系统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从古至今,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而城市化进程也随之不断推进。
城市及其周边环境中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发生极大的变化,城市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
但是城市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扩大的城市面积,占用了大量的耕地等自然资源,损害了原始的自然环境。
据宏观统计,21世纪初,全球每天有5.5万公顷森林被毁,有161平方千米的土地荒漠化,有14万辆新汽车驶上公路,各国共400多座核电站每天可以产生26 吨的核废料,还有1.2万桶石油泄入海洋。
枯死的胡杨林
自然环境不断遭受破坏,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不断建设,处于城市中的小型生态环境同样受到极大的威胁。
人工建筑代替自然景观成为城市中的主体,本土植被及自然生境受到人工移栽的外来物种侵害,原生态环境遭受极大的破坏 。
反观生态结构稳定、生命力顽强的原始森林,处处映射出生态系统的生命力。
城市建设过于人工化,生物多样性缺失严重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地域综合体,人口密集带来了频繁的人类活动,人工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应运而生。
城市生态环境的结构受到影响,城市中人口、物质等生态流皆以人为主导。人类的生存发展以不断侵占自然资源为代价,致使自然景观退化甚至缺失。
研究表明,城市中心很多昆虫都在消失,除了常见的蝴蝶、蜜蜂、蜻蜓等景观昆虫,它们的天敌昆虫如螳螂、七星瓢虫、草蛉等,在城市中早已不见踪影。
北京国贸地标性建筑
以北京为例,在距市中心30千米范围内,每向市中心靠近5千米,就会减少一个生物物种和60%的个体数量。
究其原因,大多源于其赖以生存的泥土被大量水泥地面取代。
城市土地被水泥沥青所覆盖,巨大的建筑覆盖率使土地“穿”上不透气的“铠甲”,难以呼吸。
土壤中赖以生存的植物、昆虫、微生物失去生存空间,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2 风景园林规划与 疫灾的防治与管理
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有着三千余年的历史积淀,从殷商时期至今,各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与西方美学融合后更多了现代美的因素。
但风景园林作为城市中自然的缩影,是人与其他生物真正发生关系的场所,不仅要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更要肩负起维护生态稳定、抗灾避灾的作用。
风景园林规划应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
随着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绿色空间急剧减少,环境质量大幅下降,这导致城市内部生境类型越来越单一化,不仅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而且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削弱了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人与自然之间的“安全”距离被不断压缩,导致人与自然不断发生冲突,而结果往往是自然灾害日益增多,地震、旱涝灾害越发频繁。
与本土生态环境契合的景观园林规划可以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
如日本东京临海广域防灾公园就充分考虑当地地震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利用13.2公顷的巨大生态空间,日常提供防灾学习演练的机会,而多功能广场和草地的充分利用以及灾难发生后的即时措施和高效应对策略,在地震灾害中起到重要的防震减灾作用(图1至图3)。
图1 东京临海广域防灾公园示意图
图2 东京临海广域防灾公园平面图
图3 东京临海广域防灾公园俯视图
在当今疫情肆虐的情况下,纽约中央公园利用园中绿地和空旷地带搭建白色战地医院,提供了共计3 000余个床位,有效解决了医院病床吃紧而病患难以就医并实施隔离的难题(图4、图5)。
图4 纽约中央公园绿地上的白色战地医院
图5 纽约中央公园战地医院为疫情
防控提供大量床位和医疗诊治空间
此外,生态湿地公园、湖泊水系等城市景观也发挥重要的蓄水、排水作用,有效地防止了旱涝灾害的发生。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是一种运用艺术手段处理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学科,如果运用得当,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距离,不仅可以减少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能减少并防止疫灾的发生。
完善的生物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是减少疫灾发生的重要系统
相比规模较小的城市景观绿化,大规模的景观生态具有更丰富的生态层级、更复杂的生物链条以及更多样化的物种,因而更有能力维持生态稳定,保护基因多样性。
通过科学的风景园林规划,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将城市中大大小小的景观绿化通过绿岛、河流等景观廊道相连;
西安兴庆宫
以绿色通道将孤立、破碎的景观绿化连通,建立开放、通达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
构建城市层面的生态层级,搭建完善的生物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促进各种生态流的顺畅流动。
这是减少疫灾的重要基础,同时有利于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架构的连续性,维持生物多样性。
风景园林系统在疫灾中应起到抗灾避灾的作用
城市化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与城市生态及风景园林系统密切相关。
风景园林不仅可以作为供人欣赏的城市公园景观,还应该承载起抗灾避灾的重任。
风景园林规划通过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布局,优化景观规划格局,协调系统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持续发展;
城市绿肺
通过维护和创建健康、完整的水循环、空气循环等城市生态物质循环和生态自我调节系统,从根本上杜绝城市旱涝灾害的发生。
而在疫灾来临之际,风景园林也可以通过其合理的规划格局削弱疫灾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实现抗灾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其所构建的和谐生态,可以减少动物体内病毒传播的途径,同时也规避了城市居民因误食某种动物而将其体内的病毒扩散到人类社会中。
3 对近年来景观风景园林规划 设计与建设的反思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迈入新的阶段,随着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也取得了重大发展,在景观体验和美学欣赏方面更是受到不少关注。
但是在此次疫灾中,我们还是看到很多问题,只有深入发掘这些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
对以人为本、以人为重、人定胜天思想的反思
城市在建设时过于看重“人”的地位,一切规划建设以人为本、以人为重,认为人定胜天,却缺少对自然的考虑以及对其他生物种族的尊重。
从宏观上看,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通常是尽可能多地占用城市用地资源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而忽视了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建筑和绿化之间的矛盾凸显。
且我国群众尚未真正觉察到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影响,这导致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甚至城市中心残丘上的植被也消失殆尽,成为荒坡或沙地。
日本高松栗林公园
植被的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使当地生态肌理遭到极大的破坏。此外,风景园林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低洼地、山坡地、边角地,开发颇具难度的地块通常被留作绿地。
但这样毫无结构布局的绿地系统真的能够有效构建城市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吗?
反而是其对自然通道的破坏,大大阻碍了生态恢复过程,妨碍了城市中物质和自然能量的交流,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
从微观上看,单个的景观规划过于重视人的使用体验,即便在园林内部,也大量铺设地砖、高架桥等人工设施。
儿童与小鹿
虽然方便了游人穿行和嬉戏,但对生活于其中的动物、植物来说,却失去了休憩、繁衍甚至生活的空间。
这些设施只为了方便人类,却剥夺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得园林中的生物种类锐减。
总而言之,生态系统格局缺乏连续性,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缺少有机整合,自然景观生态未受尊重,最终影响城市生态框架的形成及其整体生态功能的发挥。
对当代景观美学忽视生态肌底的反思
首 先
其 次
最 后
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系统缺失的反思
在城市中,由于人工化的问题,自然生态绿化大量减少,整个区域的生境类型趋于单一化。
城市化使植物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当地植物区系随之改变。本土自然群落的比例由于景观美学问题而大幅降低,乡土植物种类锐减;
与之相反,人工种植和移栽使外来物种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植物组成单一且种类相似,缺乏空间层次,分布零散且不均衡。
投喂山羊
动物的栖息环境同样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而急剧恶化,能够存活下来便已极为不易,通常还要受到人类驯化及圈养,物种丰富度降低。
极端的景观美学、过度的人工铺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都使得城市中的土壤被覆盖,而土壤中生活的植物、微生物失去依存的环境而数量锐减,城市内部原生态缺失,生态层次大幅降低。
这造成生态、生物系统缺失,生态稳定性下降,生态肌理、生态脉络中断,生态足迹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景观规划设计如不重视这些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更多物种的灭绝甚至更多不可逆的灾害发生。
4 建立生物友好型、健康可持 续的风景园林系统
我国对风景园林规划越来越重视,已经认识到风景园林对城市生态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人性化、低碳生态等诸多理念。
但面对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棘手疫情,建立生物友好型、健康可持续的风景园林系统尤为重要。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从生态角度出发,追寻当地生态足迹,延续生态脉络,建立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整合、生物友好、健康共生的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人居的理想目标—健康、整体、可持续
城市生态系统应摒弃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这并非完全抛弃人的使用感受而追求对其他生物的尊重,而是寻找一种健康、可持续、确保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生的相处模式。
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构建以及园林景观和绿化节点的设计,创造出人与自然生物和谐友好、互利互助的理想状态,最终通过风景园林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实现最优的生态人居模式。
图6 布洛涅森林公园景观图
图7 文森森林公园景观图
在巴黎,随处可见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绿化景观(图8),每一种形式都有其价值,风景园林规划中“人权的妥协”不但没有降低人的使用感受,反而明确实现了生态人居的目标。
图8 布洛涅森林公园、文森森林公
园地理位置及城市绿化分布示意图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处理城市与自然之间长久共存关系的重要保障。
人类与环境并非水火不容、非黑即白的对立关系,生态保护与动物权利的维护,可以建立在人居环境的保障与提升之上。
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建立整体、健康、可持续的目标便尤为重要。
妙法自然的目标—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整合
城市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须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和环境容纳量,整体考虑生态与环境问题,时刻意识到人类处于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中。
风景园林规划应在这其中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还须意识到,循环再生的园林景观才能满足人类与自然的需求,才能继续向前发展,才有更顽强的生命力。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自然能量、物质、资源的循环再生是城市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和平共生的前提。
有着“重工业堡垒”之称的莫斯科,既没有噪声也没有烟雾,反而十分优美、宁静、空气清新(图9),发达的工业与优美的生态环境景观这一巨大的反差在莫斯科奇迹般地实现了,城市中甚至还有熊与狼不时出没。
图9 莫斯科绿地系统示意图
这恰恰是源于莫斯科良好的城市级绿地系统,组建了看似分散实则连贯、整体的生态体系,每一个小型点状生态节点都能互相协调、整合,在更大尺度上调节整座城市的生态平衡。
依托自然规律,莫斯科利用贯穿城市的河流水脉与城市绿地系统,共同构建了一个空气、水等物质不断循环再生的循环圈,为城市不断提供发展动力,也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图10)。
图10 莫斯科城市绿地图
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与循环再生是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要注重利用自然、妙法自然,让自然规律不仅成为限制城市无序发展的约束,更成为城市发展的有力依仗。依托自然规律发展,相较于敬畏自然、破坏自然,更能为城市创造价值与动力。
风景园林系统规划设计目标—生物友好、妙法自然、健康共生
风景园林系统规划设计应提高对生物友好理念的重视。
近年来,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情况愈发严重,造成诸多的自然环境问题。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提高对生物友好理念的重视,提升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同时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提高风景园林系统的生机和活力,使生活其中的动植物形成一个有机、健康、共生的生态系统,从而相互适应、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香港密集居民楼
人类活动侵占了大自然广阔的土地与众多生物的生存空间,却不一定是站在其他生物生存的对立面。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可以将绿树清溪还给原生动植物,留住本来生活在此的小动物,使城市变成活力的城市,而非死气沉沉的“混凝土机器”。
有着纽约“后花园”之称的中央公园,不只是纽约市民的日常休闲场所,也是世界各地游人喜爱的观光胜地。虽然公园坐落于摩天大楼林立的曼哈顿城市正中心,但林间鸟鸣不断,植物种类繁多,自然的景观与大城市的喧嚣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中央公园中庞大的水域面积、58 英里(约93.3千米)的水道,为市民提供了充裕的活动空间、模型船比赛地点,同时也成为动物的栖息场所、植物的水源供给地(图11 至图14)。
图11 纽约中央公园景观图
图12 纽约中央公园俯视图
图13 纽约中央公园区位示意图
图14 纽约中央公园平面图
此外,前文提及的莫斯科城市中的狼、熊可与市民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虽栖息在城市绿地或郊区,但与人类互不伤害,反而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关系。
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相处,不仅为彼此提供了相互尊重、互不侵犯的生存环境与生活圈,更为城市带来勃勃的生机与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城市景观与动物的生存环境相适应,不仅是对风景园林系统中的生物友好,同时也为人类构建了更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正向发展过程。人类创造的城市环境越绿色、越自然,生态系统越完备,人与动植物及自然的相处就越和谐,人居环境、城市系统也就越健康。
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人与动植物的和谐友好,构建健康、共生的城市系统。
5 风景园林中应建立完整、系统 的生物体系,实现与自然和平 相处,抵抗灾害
依托生物友好、健康、可持续的风景园林系统,使城市生态系统最大程度地趋近自然环境,是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点。
人类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生态环境,人为环境影响下的生态稳定性以及本土生境与生态脉络很容易受到破坏。
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系统的生物体系,维护生物秩序,保护动物权利及其完整的生物链,构建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健康人居环境。
生物系统(植物、动物、微生物)应整体协调
在自然生态体系中,完整的生态链条往往包含了从以土壤为生存环境的底层植物,到食草动物、顶层食肉动物,再到经过微生物分解回归土壤的庞大体系。其中的关系往往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所以,即便某两个节点之间的链条断裂,或者某几个节点消失,也不会影响自然能量自底层向顶层传输。
而城市生态系统则相较简单得多,物种单一,同一层级的生物种类几乎只有1~2 种。
因此,一旦城市风景园林系统的构建忽略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任何一环,或者失去了其中某一两个物种,就无法构成完整的生态体系,即使建设完成,也势必不会持久。
我国很多城市的街心公园,由于孤岛式的微型生态环境而无法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图15),无法依靠自然的阳光、雨水进行自给自足的生长,需要每日人工浇水、每年更换草皮,甚至很多街心公园建造不久后便荒废了。
图15 街心公园孤岛式的生态环境
而张家界森林公园和三江平原湿地公园则可以通过日常维护,自给自足地维持很长的生长时间(图16),这正是依托于其内在完整的生物链条和能量循环,依托于其内在相互协调的生物系统。
图16 张家界森林公园规模大、体系完整的生态环境
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的污染、原生态的缺失,都会打破当地生态的平衡,导致本土生境被破坏。
结构复杂且规模庞大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很难受到根本性打击,而街心公园却容易荒废。
究其原因,还是要保持生物系统的整体协调,它是维持生物系统稳定、保障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基础。
生态环境问题是导致生物问题的根源,本土生境的破坏使生态平衡瓦解,最终可能导致本土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异化,引起病毒传播等问题。
因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这也是防止疫灾暴发的前提。
生态秩序、动物权利和完整的生物链是有效防疫的关键
组成部分完备、结构完整是建立风景园林系统的基础,生物链条完整、健康、有序是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
同时,动物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也应受到重视。
首先,外来物种与突如其来的环境破坏会打破原有的生态秩序,原生态的乔、灌、草之间的生态联系被忽视,被外来的植物代替,难以形成有利于本土动物、微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链条断裂。
动物生存的自由环境被剥夺,会使原生态的捕食链断裂,顶层链条生物数量锐减,而底层链条生物大肆繁衍、泛滥成灾,生态平衡遭到极大冲击,难以再为生物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最终导致本土生物异化,继而引发各种生物病毒灾害。
其次,病毒作为引发疫灾的病原体,多寄生于野生动物身上,与人类的生物链并无交叉与感染的风险。
但由于某些物种的缺失或人类的干预,使原本完整的生物链被打破,病毒借由新的生物链条感染到其他生物体内,最终导致人类的大规模感染。
2003 年暴发的SARS 病毒, 原是在中国菊头蝠中传播,又通过其食物链上层的果子狸,将致命毒株传播到人类身上。
正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杀猎食和非法交易,使得本与人类无关的病毒通过毫无交集的食物链流入人类社会中。
同理,今年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也是经由蝙蝠传播入人类社会的,无论是捕食蝙蝠,还是猎杀其食物链上层的猛禽、猛兽,都会将病毒传播至人类社会中(图17)。
图17 以新冠病毒为例,生物链断裂的病毒传播
因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注重原生态肌理,维持生态秩序,维护动物权利及完整的生物链,尊重自然、妙法自然。
城市生态规划要通过立法规范和提升人民意识,保护动物权利,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秩序。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健康人居环境是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重点
人类的活动时刻影响着城市生态,构建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健康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
通过风景园林系统规划的科学方式,将城市融入自然,同时也将自然带入城市,两者相互融合渗透,最终合而为一,将生物系统中的每一个角色紧密联系起来,让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与地位,和谐共生。
以连而不断的生态绿岛和绿色通道构建城市生态绿网,搭建城市规模化的生态系统,极大程度地保障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与生态稳定性。
连续多年被经济学人智库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的温哥华,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森林面积达60000平方千米, 约占全市面积的36%。
温哥华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特别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农业和城市开发用地只占林地面积的2%。
城市生态与风景园林规划中对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处理相当和谐、自然,不仅保留了相当多的本土生态肌理,而且为动植物提供了大量生存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动物资源(图18、图19)。
图18 温哥华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图19 和谐自然的温哥华风景
与此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城市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切实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我国雄安新区的建设同样注重生态建设,70%的蓝绿空间占比,要将雄安建设成公园城市,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总要求。
在城市生态与风景园林规划中,要尊重其他生物,维护生态整体协调,利用互相渗透、融合的“城市—自然”关系,共同构建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健康人居环境。
生态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城市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的生态构建有赖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合理建设,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健康运行的基础。
如今,为了提供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通常采取物理和化学过滤方式,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物理滤渣和化学物质残留无法消除,只会越积越多,对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造成极大的压力;
绿色清洁城市
同时也大大滞缓了城市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的效率,给城市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带来极大的生存威胁。
建设生态型基础设施,利用生物手段减轻物质循环压力,使城市中的水源经由内部绿地系统过滤净化,使温室气体经由绿植转换,使浮沉、有害物质经由生态系统吸附净化。
生物净化代替化学净化的景观基础设施是生物友好型生态的最优方式,是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生态健康运行的基础,是人类妙法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6 结论
如果不能摒弃以往以人为本、人定胜天的思想,仅将人的活动作为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考虑的重点,那么,城市风景园林永远只能停留于人工景观层面,而无法演变为景观生态系统。
风景园林规划要走出城市,融入自然,但最终仍要回归城市,让城市与自然、人与生物和谐共生。
风景园林规划应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物,为其创设更舒适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优环境。
风景园林规划依据生态肌理,继承生态足迹,延续生态脉络,通过构建整体、完备的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中的社会、经济、自然元素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恢复生态本质,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进步。
以人为本、以人为主的景观园林系统应向人与生物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整体、完善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
这不仅是人类抵抗疫情的极佳方法,更是社会、经济、自然元素有机联系,形成复合生态系统的平衡点,它缔造了人与生物、人与自然之间多赢的局面。
而这也恰恰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青山绿水观念所强调的关键,也是风景园林规划应贯彻落实的重要内容!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