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R/e/s/e/a/r/c/h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县域村居点分类整治的探索 ——以贵州余庆县为例

发表时间:2021-01-07


近期,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杂志社联合举办题为《从“蓝图”到实践——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创新升级》(点击标题,了解概况)的研讨活动,通过分析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生态发展的优秀案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线上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来自全国7大区域、16家省市规划院的积极参与。相关文章将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陆续发布。



【摘要】

村居点是社会发展中最原始的聚居形式,是农村社会当中最基本的地域单位。通过对区域内村居点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布局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基础,也是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立项依据。


本文主要以余庆县为例。采用多因子空间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影响县域农村居民点的相关因子进行选择,并对各个因子的权重进行评定,建立了村庄分类评价体系。据此将县域村居点划分为精品型、提升型和普及型三类,并就各类型村居点提出项目配建建议。

【关键词】

村居点;乡村振兴;分类整治;余庆县




研讨活动参与单位:贵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杨媛,冯海波)




1、引言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贵州山区农村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村居点是社会发展中最原始的聚居形式,是农村社会当中最基本的地域单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作为城乡发展的重要挑战亟待更加科学的方法指导实施。通过对区域内村居点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布局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基础,也是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立项依据。

2、村庄现状特征及问题



2.1 现状特征 


县域的北部与南部均有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余庆县特有的自然地貌环境对该区域村居点的形成、布局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四个山脉切割形成了五个槽谷或盆地,五条重要河流走向主要沿槽谷分布,村庄主要分布在槽谷或盆地地带。


2.2 存在问题


2.2.1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不均


余庆县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村庄较低的收入水平导致由村庄集体经济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村庄集聚度较低,布局分散也导致基础设施的配建难以做到共建共享。


具体而言,县域内虽然多数行政村通了公路,但部分山区仍有很多自然村无道路通达,村民出行极为不便;村内道路状况较差、普遍缺乏管理与整治;电力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而电信设施仍需完善;多数村庄通有自来水,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仍存在;大部分村庄卫生环境较差,无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 


2.2.2村庄布局松散、用地粗放


余庆县农村居民点多为自发形成。长期以来,农村住宅均以村民自建为主,居民点规模普遍不大,且布局松散。


同时,由于村民小组之间各自为政,土地所有权相对独立,每个村民小组都在不同位置有着自己的居民点,有的一个村民小组有多处居民点用地的现象也很常见。这种松散的布局形式,造成了建设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低效利用。 


2.2.3村庄的空心化与老龄化


余庆县是劳务输出县,人口外流现象较严重。部分人口常年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但在农村仍留有自己的宅基地与土地。村里主要以老人、孩子留守,村庄空心化、老龄化严重。同时随着主要劳动力的外流,村庄内的生产力也随之降低。



3、村庄发展评价方法应用



3.1多因子空间分析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了影响村庄发展的多方面评价因子,分为地形地貌因子、水文资源因子、地质灾害因子、旅游资源因子、交通可达因子、人口资源因子等方面,对各个村庄进行综合评价。


3.1.1地形地貌因子:地形,高程,坡度,起伏度


运用GIS技术,对余庆县域地形、高程、坡度、起伏度与村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大多数村庄基本位于高程较低,地表起伏度、坡度较小,地形较平缓的地区。

 

村庄分布与高程关系图.png

村庄分布与高程关系图

村庄分布与起伏度关系图.png

村庄分布与起伏度关系图

村庄分布与坡度关系图.png

村庄分布与坡度关系图


3.1.2水文因子:河流、水库


余庆县水资源丰富,河流水面两侧500米以内村庄、水库水面两侧300米以内村庄为临水村庄,与河流水系兰系密切;河流水面两侧500—1200米村庄、水库水面两侧300—1500米村庄为近水村庄,与河流水系一般。


村庄分布与河流水库关系图.png

 村庄分布与河流水库关系图


3.1.3 旅游资源因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余庆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对周边村寨带动力较强,其中大乌江风景名胜区内有村居点64个,老林河森林公园内有村居点5个。


村庄分布与自然资源关系图.png

村庄分布与自然资源关系图

村庄分布与人文资源关系图.png

村庄分布与人文资源关系图


3.1.4交通可达因子:骨架路网、到镇区距离


分析县域村庄与骨架路网的关系,确定交通联系强弱标准为:国道省道两侧,1200米为交通十分方便;1200-2500米为较为方便;县道两侧,600米为为交通十分便捷;600-1500米较为便捷;高速公路出入口,2000米为高可达性;2000-4000米为中等可达性;


村庄分布与骨架公路和高速公路出入口关系图.png

村庄分布与骨架公路和高速公路出入口关系图


分析县域村庄与到镇区距离的关系,确定交通强弱标准为:


图表1.jpg

县域村庄与到镇区距离关系图.png

县域村庄与到镇区距离关系图


3.2村庄综合评价


村庄综合发展潜力是村庄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利用已有和将有的各种资源来发展的能力,能较好地反映村庄综合实力,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集约土地的目的。本次从区位条件、村庄规模、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五个方面制定村庄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2.jpg


根据上表得分高低将农村居民点分为精品型村居点、提升型村居点、普及型村居点三类。本次规划确定余庆县县域精品型村庄224个,占总村居点数的14.9%;提升型村庄333个,占总村居点数的22.2%;普及型村庄944个,占总村居点数的62.9%。


余庆县村庄分类整治规划图.jpg

余庆县村庄分类整治规划图



4、村庄分类整治项目配建建议



精品型: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村庄景观风貌、商贸服务、数据开发和产业发展等村庄现代化和美化提升问题,形成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美丽乡村新格局。


提升型:在满足普及型村庄建设内容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基础保障能力,以环境整治为重点,解决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绿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问题。 


普及型:着力解决农村房、水、电、路、气、讯及安全防灾等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因地制宜改建或新建基本生活设施,实现3个基本保障:有基本安全保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有基本防灾减灾设施和措施;有基本生活保障,供水、道路、用电等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有基本卫生保障,人畜实现分离居住,消除蚊蝇鼠蟑危害。

图表3.jpg


参考文献

[1]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贵州省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7

[2]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贵州省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7

[3]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余庆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7-2030)

[4]李兵弟.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1)

[5]梅钊、胡刚、陆水松、冯文国. 多因子指数和法在村庄布点规划的应用浅析——以临泉县村庄布点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5).

[6]张晓瑞、周国艳.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9(6).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