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R/e/s/e/a/r/c/h

复旦大学国土空间规划研讨观点综述:(三)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

发表时间:2020-06-22

引言

2020年伊始,复旦大学及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邀请校内外多学科专家学者,围绕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展开研讨。参加研讨的专家学者包括六大领域方向:生态环境方向的专家学者有戴星翼、王祥荣、包存宽、李庆;规划方法与技术方向的专家学者有郑立荣、王晓阳、徐丰;新型城镇化方向的专家学者有陈诗一、周伟林、范剑勇、李志青;治理现代化方向的专家学者有王战、罗力、张怡;社会发展方向的专家学者有葛剑雄、滕五晓、唐亚林、任远;空间规划方向的专家学者有陈秉钊、王新军、敬东、苏海龙、施海涛李涛


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将发挥多学科优势,与复旦大学北斗遥感智慧应用研究院、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高度融合共同发展,与《城乡规划》杂志社、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紧密合作,聚焦国土空间规划、遥感监测、北斗智慧、类脑智能、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促进规划、遥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融合,以国际化专业团队打造前沿性科技智库。


01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载体推进建设“美丽中国”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利用好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壮大“美丽经济”。在一些生态环境资源丰富但相对贫困的地区,要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640.jpg


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02

重视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空间


 “国土空间”包含了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意涵,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禀赋,是内蕴着人的生产、生活、生存、生态、生命“五生”意义的空间。


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等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固然重要,但与城乡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空间布局也应得到重视。


640 (1).jpg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活空间布局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社区营造、城市更新在内的宜居适度生活空间的布局、更新、改造,已经成为推动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关键。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平衡生产、生活、生存、生态、生命“五生”空间的总体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0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补短板”与“留空白”


当今世界已进入到了一个以流动性、风险性、脆弱性为核心特征的“三性社会”而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更是“三性社会”的集中体现,不仅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技术流等高度集中,而且各类基础性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等资源分布不均衡,存在大量的“短板”现象以及各类规划不衔接、不配套问题。


因此,城市群内部应加大公共产品均等化的投入力度。对人口密集型的特大城市与大城市,对其现实生活需求做好“补短板”规划工作,加强以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总体布局为导向的城乡规划工作。


640 (2).jpg


对未来发展需求做好“留空白”规划工作,增加绿地、广场、体育等户外活动公共空间,一旦发生疫情、地震、战争等事故,可以立即转变成医院、救助站、避难所等。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要在居民区建设用地规划上留足医养结合设施用地。越是人口老龄化地区,医养结合设施用地越要加强配置。医养结合设施用地包括:养老院、长期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护理站等。


针对健康中国建设要求,要在全国布局若干大型医学产业集聚园区,推动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医学服务和医学产业协同发展,要为医疗或医疗相关机构的大发展留有足够的土地空间。


04

加强健康城市体系规划


有必要从SARS和新冠疫情等公共环境卫生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审视国土空间规划,增加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和健康城市规划内容。



 

在城市管理手段不均的情况下,城市规模应该有序扩张,以避免遭受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正面冲击;


 

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公共环境卫生以及防疫工作的发展规划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中,特别是将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生物安全等安全发展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从制度上建立多道防线,预防疫情等公共环境卫生事件的再度发生;


 

有必要将应急管理机制纳入到规划中,一旦有疫情等重大公共环境卫生事件发生,考虑如何从国土空间的角度来加以应对;


 

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领域是短板,应重点关注早期防控和危机应急所需的资源及资源储备;


 

为避免聚集性传染病暴发风险,医疗机构单体规模应当有所控制,要大力发展中小型、均衡布局的医疗机构。

640 (3).jpg


要在各居民区建设用地规划和建设项目中明确医疗服务和急救服务配套用地规模,居民区建设到哪里,公共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05

高速互联信息网络和高铁交通网络支撑发展


过去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如5G、AI、IoT等新型技术的出现,以及高铁网络的发展,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分布式、铺开式发展新兴智慧城镇的机遇,可以将人才与资本分散到祖国各地,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640 (4).jpg


信息网络和高铁网络同样有利于解决现有国土资源紧缺、城市拥挤的难题,可以有效缓解地域发展不平衡、地域贫富差距大的矛盾,还可以缓解大城市资源紧张,如用地、教育、医疗等难题。



探索智慧城市


大力开展高铁新城智慧型现代化城镇建设,探索智慧城市等新兴技术,可以先开展示范性试点建设,然后再推广。比如先在长三角地区开展统筹布局,设置若干高铁新城示范城镇,每个示范城镇以某一领域为特色,如浙江德清的地理小镇,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引入民间资本


大力引导政府与民间资本参与建设高铁新城,发展新型社区与配套服务,如医疗、教育、文化,发展新型产业集群等。


引导人才安居


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才等精英人群到高铁新城安居就业。


推广在线工作


大力推广在线工作制度,降低高铁新城到大城市的通勤需求,可以通过阶段性开展,引导大型企业参与政府鼓励的远程办公计划,在高铁新城向参与计划的企业免费提供当地办公场所和人才公寓,逐步吸引精英阶层流向周边高铁新城。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