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7-30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多地遭受强降雨,安徽、江西、湖北等省份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多个城市开启“看海”模式。
那么,城市内涝为何几成顽疾?海绵城市的建设该如何实践?我们的城市如何才能更有韧性、更安全?
对此,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搜狐城市、《城乡规划》杂志一起推出“聚焦2020南方水灾”系列访谈。系列访谈第二期,我们请到了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纪立虎。
以下是访谈精编:
提问:根据水利部的数据显示, 2010年到2016年我国平均每年有超过180座城市进水受淹或者发生内涝。您觉得中国城市产生内涝的原因有有哪些呢?
纪立虎:我认为,此次洪灾的发生存在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诱因。
首
先
其
次
此
外
最
后
海绵城市的改造是一个长期过程
提问:就您的经验来看,近些年,城市内涝的现象是否得到改善?
纪立虎:近几年,在城市建设发展当中,我们已经相对的重视起地下管网的建设。虽然好多城市还会有积水,内涝现象,但是相比以前已经改善了。
比方说,江西的萍乡,通过近几年来城市海绵化的改造,原来的城市积水点明显减少,积水问题得到了缓解,应付日常暴雨的能力也提升了。
提问:您刚才提到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我们知道,海绵城市作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办法已经实施很多年了。那就您观察来看,目前中国的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进展如何?
纪立虎:首先,海绵城市本质上是对我们常规降雨的消化吸收,是一个雨洪管理概念。它有六个主要的关键字:渗、滞、蓄、净、用、排,其核心还是对雨水的吸纳,希望我们的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管理和利用。
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情况。近几年,各地都开展了一些海绵城市的试点建设和改造,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比如江西萍乡和上海虹桥商务区的临港地区。但是要澄清一个概念,并不是说我们进行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城市就不会发生内涝了,海绵城市和城市的防洪排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通过海绵化的改造,可以使得城市的雨洪管理更加的有效。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南方和北方在水资源方面还是很不均衡,解决的核心还是水资源的利用问题。那么,通过海绵化的措施,比如湖面、道路、广场的地面透水建设,我们就可以在降雨之后,将雨水收集起来,不让它快速的形成地表径流。收集起来之后,可以对它进行净化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海绵城市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在各方面要进行逐渐海绵化的一个过程,并不是说我们三五年就能把一个城市改造成海绵城市,所以要避免急功近利。相反,我们应该在新区开发,旧区改造,城市更新过程中始终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寻求实现城市对于和自然和降雨的相互友好。
提问:大家都比较关心,建设海绵城市的成本有多高?
纪立虎:其实,这并不是说成本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只是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一些做法,比如在道路建设时采用透水性强的铺砖。像是日本的京都,它的人行道可能就是采用了一些彩色透水沥青的铺砖,而不是像我们一样铺了好多华丽但不透水的瓷砖,它这个铺砖并不一定会增加成本。
另一方面,我们在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过程中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可能是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我认为这是可以吸纳和消化的。
比方说,我们小区的排水建设,过去都是排水管直接从屋顶下来排到建筑下面的排水管里,再排入地下管网。那么,以后可能我们房屋的排水管就可以连到地下的蓄水系统,并进一步的净化和利用。这个的确会增加一定的措施投入,但在总体建设投入成本中,应该是影响有限。
提问:您刚才也提到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地方政府的很多钱是举债的,但是这几年根据国家的政策,地方债的监管是收紧的。在这个背景之下,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纪立虎:无论是海绵城市建设也好,包括我们原来提倡的综合管廊建设也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长期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通过分解、吸纳,其实好多并不完全是由政府来做。
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小区建设,可能是引进社会资本来进行投入的。那么,政府投入的部分更多地集中在公共的部分,比如说道路、公共绿地、广场的建设,同时,它也可以采取社会融资的方式。
另外,我觉得这个地方债务风险,它是由诸多的因素引起,但对我们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影响十分有限。至于怎么提高我们的城市韧性?像在防洪排涝这些方面,政府可以引导做得更多:
比方说在原来的防洪排涝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建议各个城市采取较高的标准来建设我们的城市排水设施等等。除了从法规上进行保障,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不单单是常规的这一套地下管网的体系,还应该建设一套防控体系来应对特大灾害。
从而使我们的城市在应对类似今年特大洪灾这样的自然灾害时,更有韧性,具有更快的自我恢复的能力。
海绵城市有助于城市自我修复
提问:我们刚刚还提到了一个名词“城市韧性”,其实就疫情以来,包括这次的洪灾,大家对城市的建设有了更多的反思,包括城市抵抗风险的能力。您觉得我们在这个城市韧性方面应该更注重哪些?
纪立虎:城市韧性,这个说法学界也提出了比较久了。举个浅显的比方,弹簧在压力消失后会恢复原状。城市韧性也是这样一个理念,我们的城市在受到重大灾害,像是疫情,洪灾等冲击的时候,会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是,这个压力消失之后,城市生活也会快速恢复。
前提是,我们的城市具备比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也和我们前面说的,长期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需要完善从各个方面的体系。
为了贯彻海绵城市的建设,我们要修改或者提高我们的法规、标准、体系。同时,对城市的建设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前期的规划建设到最后的运营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各个不同的部门就防洪排涝,要形成一个很大的合力。
这不单单是防汛部门的事情,它牵涉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城市在应对巨大的灾害面前,大家知道怎么去做,应当怎么去做。这样我们城市才会更有韧性。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