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空间视野|苏州博物馆:“贝式”建筑深情演绎吴地文化美学

发表时间:2022-02-22


引言


 

在建筑界,贝聿铭先生是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他的晚年之作“苏州博物馆”,浓缩了他一生的建筑精髓,更是饱含他对故土的一片深情。走进这座博物馆,便可感受到其中彰显的美学气质,以及灿烂的吴地文化。


1.jpg


苏博与贝聿铭的故事


苏州,自古就是一座繁荣之城,尤其是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在开放的社会风气浸润下,其艺术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江南风韵。苏州博物馆里的藏品,便包含了大量相关的文物,而这座博物馆,同样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


2.jpg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内藏品大多收藏于“文革”期间。1999年,苏州政府邀请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并于2006年10月6日正式开放,与紧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名胜构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

  4.jpg



与其他博物馆相比,苏博的建筑就是一件“藏品”。虽然建筑体量不大,文物也不多,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每件文物都与苏州息息相关。同时,在贝聿铭的倡议下,苏博还做了很多博物馆不涉及的领域——现当代艺术展览。


然而,当建筑掩盖了藏品的光芒时,如何吸引游客关注藏品呢?面对苏博的特殊性,博物馆通过借展、收藏、教育和文创相结合的方式,试图撑起厚重的建筑外壳,借由藏品自身的艺术魅力,使人想到这片土地遥远的过去。


     6.png

贝聿铭为此阐释苏博的“小而精”:“当你想到东方艺术时,诸如画卷,它们总是束之高阁,只有特殊场合才供人一饱眼福。因此,观看、展览这种艺术的环境,必须区别西方博物馆。”这位曾在狮子林度过一段童年时光的建筑大师,也许对他来说,苏博是另一种形式的“落叶归根”。


7.jpg


苏博概况和建筑特色


博物馆概况


苏州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苏州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中心,馆藏文物21266件/套。新馆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三大区域:中部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主展区;东部为辅展区和行政办公区。新馆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设计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


8.jpg


创新理念诠释苏式建筑


新馆吸收了苏式传统民居的风韵,并借鉴古典园林的风格,使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相适应。为做到创新与传统融合,新馆以粉墙黛瓦为色调元素,并用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淡雅,耐人寻味。

9.jpg


“中国黑”屋面与光线引入

屋面采用了“中国黑”的花岗岩石,以菱形铺设在屋面,解决了传统小青瓦易碎易漏的问题。玻璃天窗借鉴了传统的老虎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与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优美的几何形态,不仅解决了采光束缚,更丰富和发展了屋面样式。


10.jpg

精致门庭与蓝天白云


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有传统建筑的大门元素,又以现代材料赋予新风格,彰显出开放和气派。位于前庭和后庭之间的中央大厅,借鉴了苏式建筑立贴式梁架结构,材料采用现代钢结构,屋顶的框架线由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透过屋顶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11.jpg

清新典雅的现代园林


贝聿铭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将内庭院的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于其中。新馆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景观,既保留了苏式园林的建筑风格,又营造出现代建筑的美学意境。



12.jpg

庭院植物的文化延续


庭院中的树木,贝聿铭要求姿态优美、线条柔和,与建筑的刚性形成平衡关系。因此主花园东面种植了平顶松、迎客松和杏树,南面种植了桂花树。而紫藤园里的两颗紫藤树,其中一颗是贝聿铭从文徽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亲手栽种的紫藤上嫁接的枝蔓,以示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


13.jpg

结语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当代建筑史上重要的建筑之一,看似极简的设计,实则包罗万象,吸引越来越的游客从最初的“看建筑”递增为看展览和参与活动而来。苏博对大众的功能在教育和传播之外,也通过这个建筑空间,使其感知到灿烂的吴地文化。



文中大部分配图为作者提供,少部分配图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