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抗疫|互联网医疗:危机下的崛起

发表时间:2022-05-25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居家成为常态,疫情封控之下,互联网医院成为民众求医问药的重要渠道。疫情这只“黑天鹅”,让互联网医疗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

为方便市民就医问诊,“上海发布”、“健康上海”及区融媒体公众号每日整理公布主要医疗机构的停诊情况,供广大市民参考。“随申办”也已上线“主要医院部分科室停开诊情况查询”服务。

  屏幕截图 2022-05-25 105038.png

与此同时为保障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就医配药需求,全市35家市级医院均已开设互联网医院,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足不出户享受预约挂号、线上专科咨询、在线复诊、在线开方、医保线上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互联网医疗便民服务。

在此轮上海疫情流行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凭借突破地域限制、无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等特点,成为解决疫情之下人们购药难的关键所在。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24.png

什么是互联网医疗


一般而言,互联网医疗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患者端,二是医生端,三是互联网医疗管理服务平台。

患者端:可实现预约挂号、医生预约、电子健康卡、图文咨询、在线问诊、智能导诊、报告查询 、智能导航、药品配送等。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28.png

医生端:患者信息、会诊管理、出诊排班、图文咨询、视频问诊、处方建议、电子病历、医嘱录入、电子签名等。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31.png


互联网医疗管理服务平台:安全管理、数据管理、统一支付、在线医保、监管平台、统计分析、用户管理、身份认证、人脸识别等。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34.png

新冠疫情激活互联网医疗


2015年底,国内首个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正式成立。受其激励,一众互联网企业闻风而动。彼时,互联网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37.png

直至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全中国人民足不出户。在此极端背景下,互联网医院完成了一轮有史以来最广泛的用户教育和市场普及。

而此轮上海疫情发生以来,多家当地三甲医院不得不关闭线下门诊,仅开通急诊配合防疫。此种环境下,互联网诊疗的在线处方、在线复诊功能,充分展现远程诊疗优势。此次疫情唤醒了大家对线上诊疗的认知,互联网诊疗平台以“无接触”的方式,满足了医疗需求;互联网科普平台,以有理有据、生动明了的方式传递了医学信息;互联网购药平台,让宅在家里的人们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必须的药物;互联网会诊平台,在医疗机构之间开启了远程病例讨论的通道。说互联网医疗是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实不为过。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40.png

疫情给了互联网医疗一次很好的展现机会,一方面培养了广大民众对互联网医疗的认识,提高了民众对互联网医疗的认可度和信心;另一方面,在线医疗向政府及社会证明了互联网医疗对于实体医疗、分级诊疗的补充意义。互联网医疗将会给广大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尤其是慢病患者和高龄患者。

互联网医疗模式未来如何发展


那么在新冠疫情的推动下,互联网医疗模式如何在未来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寻医问药的常态?表面上看,疫情过后,生病去医院已经没有心理压力,线上医疗的需求可能会放缓。但我们要看到,爆发后的线上医疗,已经在疫情期间完成了一次用户习惯的培养。互联网医疗即使在正常时期,它仍有价值,可谓是一种患者、医生、医院、医保偿付人,四者共赢的医疗模式。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44.png

首先,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咨询、诊断或预约来节省更多时间,处于偏远地区或由于医疗资源有限的患者也能因此获得更多诊疗机会。这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或需常规就诊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尤为有效。另外,它建立了一个可随时连线世界各地医生的咨询平台,为需要者提供快速的紧急帮助。

另一方面,在线医疗也对医生、医院有利。在线医疗服务有助于更有效地分类患者、分配医疗资源,因此有助于缓解医生的工作压力、改善医疗环境,从而更好地治疗每一位患者。医院也可从中获益,例如降低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因此,在线医疗服务是一项“四赢”举措,能让全社会受益。相信,线上医疗服务未来会将中国目前的“遭遇式”医疗模式转变为更具主动性的“推送式”模式。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46.png

但与传统线下医疗服务相比,互联网医疗仍存在不少短板。这其中,有些是因为医疗机构自身问题。比如,一些在线问诊平台医生资质难以辨别、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解决用户购药的直接诉求等。有些是源于医疗的服务特性,即医生需触诊、叩诊才能对症下药,而在线问诊的应用场景依然有限。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49.png

对于互联网医疗来说,未来要走稳走好,既需要提高发展速度的“挡位”,更需要拧紧服务质量的“阀门”。这一方面有赖于监管部门筑牢制度的堤坝,加强对互联网诊疗行为的质量控制。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部办法和规范,针对人们的就医关切划定了行业“红线”,这为互联网医疗高质量运行奠定了良好监管基础。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53.png

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平台特别是商业化平台,也应坚守医疗服务守护患者健康的本质和初心,强化行业自律,消除非法行医、变相收费、违规开药、竞价排名等利益滋生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健康需求,与线下医疗机构一道,共同构筑一个互联网上的“健康中国”。

微信图片_20220525104756.png

互联网医疗,前景良好,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线上医疗,如何守好抗“疫”的另一方阵地?

线上医疗:疫情之下的厚积薄发

问珍量翻番!疫情之下的上海,互联网医疗成民众求医问药重要渠道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