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社区更新丨最是人间烟火气

发表时间:2021-04-21

0 (2).png

项目地址:上海市虹口区

项目名称:凉城新村街道社区规划

设计单位: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近期大热的美剧《旺达幻视》开头,讲述了绯红女巫旺达经历亲人与恋人离世,悲痛欲绝之际,在幻想中改造了现实中的小镇,与爱人幻视过上寻常社区生活的故事。在这个小型的“世外桃源”中,他们请邻居做客、参与邻里守望会议、在社区才艺秀上表演节目,热闹而温馨。


0.jpg

《旺达幻视》剧照

 

这些片段,既埋着美国情境喜剧发展的“彩蛋”,也侧面展现着美式社区生活。

 

1955年,美国学者G.A.希莱里对94个“社区”的定义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大部分都包含地域、共同的纽带以及社会交往三部分含义。即“把社区视为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

 

社区规划的最终目的,便是为偶然生活在一处的人们,创造具有“生之乐趣”的空间。

 

0 (1).jpg

实地调研照片

 


凉城社区的暖意规划

 

凉城新村街道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西北部,总体是一个居住型社区。过去这里曾是江湾镇的田畴、小河与村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住宅与楼房临街立起。


社区规划,可作为专项规划。它是完善治理体系、统一项目平台、建立协调机制的策划建议,能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层面中关于社区物质空间的建设安排和服务。


0 (3).png


在本案中,编制社区规划的任务主要有:梳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设施短板清单、研究提供社区治理可行路径、梳理2年内和3至5年的分期任务包

 

2019年3月,项目组开始筹备规划编制工作,对接区规土局和街道,收集资料,开展前期调研和部门访谈。


0 (2).jpg

凉城社区航拍照片


4至8月,在春夏交替间,项目组进一步补充现状调研,走访居民,分5次走访了全部凉城的小区,拍摄约500张现状照片,访谈12位居民,并做了电子版的调查问卷。主要了解小区、街道、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交通等情况,通过深入沟通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


0 (1).png

住区整体色彩


在调研中,项目组发现凉城新村街道面临着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居住环境、社区治理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包括:社区商业不足,部分公服存在一定服务盲区;近水不亲水,街道空间活力不足,整体景观特色不凸显;老小区住宅外立面老化,社区环境有待更新;老小区普遍存在社区治理难题,小区智能化管理尚未完成。


但同时,轨交19号线经过本规划区,将在线路与汶水东路交叉口设立地铁站,这为该片区带来了发展机遇。


0 (3).jpg

 社区发展蓝图


因此,将社区发展蓝图定位为:“一主两次,引爆城市活力;双轴联动,串接城市绿网;绿园棋布,焕活城市生机”;


全方位激活社区商业、补足15分钟社区生活圈缺口、创造多元体验的公共空间、高品质提升住区环境、智慧引领的社区治理作为五大总体策略。

 

 

活化邻里空间

 

生活,是很好玩的,文学家汪曾祺不仅是著名“吃货”,还对市井生活尤为偏爱,常写街坊邻里。

 

他时常提到菜市场,“提一菜筐,逛逛菜市,比空着手遛弯儿要‘好白相’。到一个新地方,我不爱逛百货商场,却爱逛菜市,菜市更有生活气息一些。买菜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


0 (4).jpg

在凉城社区规划中,项目组提出复合化的“邻里集市”。

 

结合4个传统菜场,打造具有烟火气息的“生鲜+超市+社区生活”一体的复合化的”邻里集市”,补足社区商业不足问题,尤其是汶水路以南、军产集中的社区。

 

0.png


建议改造凉城4个传统菜场,通过空间设计、模式升级等方式,融合生鲜、超市、便民服务和休闲活动等,解决北部片区缺乏大型超市的问题,提高洛川路、宜川路交叉口的节点人气与景观形象。

 

此外,结合网络、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广灵二路、广粤路绿化带、车站南路以及口袋公园等街角空间灵活设置若干“九菜盒子”,如WIFI小站、便民驿站、健身房、移动早餐点、临时菜场、跳蚤市场、小小图书馆、袖珍健身房等。


落实规划设施,实现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


0 (5).jpg

三大片区



在社区商业方面,形成“一主两次”的总体格局

 

原麦德龙,未来轨交站点,将联合周边综合功能,作为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成为引动城市的热点;以凉城生活广场为中心,结合周边的文化设施、绿地公园设施形成社区商业次中心;以天虹商业广场为中心,结合广灵二路商业街的商业设施、街头活动场所等设施形成社区商业次中心。


0 (4).png

“一主两次”

 

在公共空间方面,从单一社区环境转变为多样化社区环境,形成“一带一网多点”的格局

 

滨水空间局部统筹开放,基本实现15分钟能亲水的目标;构建“特色活力街+慢行街巷”的社区慢行网络,打造舒适的慢行系统,实现300米慢行生活圈全覆盖;增加绿色休闲型、人文艺术型、体育共享型三大类社区品质节点。


0 (6).jpg

“一带一网多点”


针对两类住区——2000年以后的商品房、八九十年代的旧住宅,从交通组织、安全维护、建筑修缮、环境提升四个角度提出不同的品质提升方案


0 (7).jpg

两类住区四大层面

 

具体措施有:打造标志性小区入口,提升居民归属感;因地制宜优化划定停车位,疏通消防通道,保障老旧住区安全;打造公共交往场所,增加宜老宜幼设施,美化住区内部环境;综合修缮居住建筑,对外立面和楼道进行综合整治,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

 

随着5G时代到来,社区治理也将注入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式。如:绘制可视化地图,应用数据分析手段,将社会问题落实到空间尺度,建设安全有保障的智慧社区;利用凉城“智汇通”平台手段,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三公”水平,提升社区精细化的管理能力等。

 

0 (8).jpg


 

结语

 

为了使微更新项目更切实地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提升居民社区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项目组提出社区居民和社区规划师共同参与的管理运作方式


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公众参与、滚动实施机制,特色化、精准化、差异化配置。明确各相关工作部门的职能, 建立职能清晰、分工明确、权责一致的规划实施管理运作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积极性和社区规划师的专业性,制定动态更新的社区微更新项目库。

0 (5).png

“社区自治+责任规划师”的全过程动态实施示意图

 

亲手让家园变得更美好,对个体来说是成就感的体现,也将塑造社区整体的凝聚力,为社区带来融融暖意。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