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城市话题|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对中国未来城市规划有哪些启发?

发表时间:2023-07-26



近期,新华社开设的“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栏目受到了各行各业的极大关注,大江南北的历史名城在新时代的巨变,展现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使命担当。对城市规划者而言,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是一处取之不尽的宝库,对中国未来城市规划有哪些启发?就让我们开启本期城市话题。

 640.jpg


2023年3月27日,人们从阙右门走向故宫午门。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呈现了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五大亮点,集中在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延续,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遗存新时代的更新,城市新型文化空间的崛起,以及数字化时代文化的新机遇等诸多方面。


640 (1).jpg

2023年6月9日,济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在曲阜参加研学活动。新华社记者郭绪雷 摄




一、传统文化,文脉绵延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文脉绵延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深入的彰显和体现,塑造了独特而内涵深刻的城市形态。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还要将其与现代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打造更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640 (21).jpg

2023年6月8日拍摄的曲阜尼山圣境。新华社记者郭绪雷 摄


城市样本:北京中轴线宏伟庄严


文化名城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元大都“前宫后市”的规划格局为今日北京的城市面貌奠定了基础——布局宏伟庄严、空间合理有序。从高空俯瞰,北京中轴线穿越故宫,形成一个“中”字;而它与北京城市的另一轴长安街,形成了一个“十”字。


640 (3).jpg

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城楼。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


这条中轴线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彰显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随城市发展不断向外延展。“北延线上,中国国家版本馆大气恢弘,彰显中华文化神韵;南延线上,大兴机场形似凤凰展翅,欢迎八方宾客;联通东西的长安街沿线则与新中国历史进程同步:新首钢见证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城市副中心发展蹄疾步稳。”


640 (4).jpg

市民在京杭大运河和北京中轴线交汇点的万宁桥上眺望什刹海。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摄


城市样本:孔子之故乡一脉相承



曲阜很好地展示和保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遗产,孔庙、孔府和孔林这三处著名古建筑群就是最为典型的范例。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历史功能一脉相承。每年九月,孔庙都会隆重举行“祭孔大典”,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专家和游客在大成殿前,观赏公祭乐舞、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观感受“礼仪之邦”的传统典仪制度,切身感触华夏先哲绵延不绝的文化脉动。

640 (5).jpg

2023年6月8日拍摄曲阜孔庙和孔府局部。新华社记者郭绪雷 摄


640 (6).jpg

2023年5月8日,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新华社记者郭绪雷 摄




二、红色文化,历久弥新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托,红色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城市文化的重要底色,革命精神历久弥新,红色价值深入人心。红色文化落实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完善红色纪念馆、博物馆、革命遗址等城市公共空间,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和革命理念,让红色广场和景点成为市民集会的公共空间,城市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未来,这些场所将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在传播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40 (7).jpg


2021年6月1日,中共一大会址前人流如织。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城市样本:一大为中心的城市底色



上海城市里有一块区域,呈现出典型的“以中共一大会址为中心”的城市规划。中共一大会址,兴业路76号的石库门小楼,历经百年光泽熠熠。临近的新天地街区与中共一大纪念馆构成开放型、街区型文化空间。以中共一大会址为中心,向西约800米,是老渔阳里,中共发起组成立地;向北约1公里,是辅德里,中共二大会址;向南约500米,是成裕里,印刷《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又新印刷所旧址……城市的版图上,600余处红色资源,如繁星遍布。

640 (8).jpg


2023年6月9日,中共一大会址门前人潮涌动。新华社 图

 

为了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盘活城市红色资源,上海一批重要红色旧址遗迹更新亮相。例如,上海市国福路51号,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1956年—1977年的寓所,焕然一新后,作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暨陈望道旧居重新对外开放。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这里已经成为复旦大学、上海乃至全国的党史教育基地。


640 (9).jpg

2018年5月,位于上海市国福路51号的陈望道旧居建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图片来源于复旦大学


城市样本:红城血脉之根系于人民



遵义是黔北重镇、贵州第二大城市,当年红军队伍来到遵义城,纪律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群众发自内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此,人民是遵义红城血脉的根。今日,遵义会议会址,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小楼,开启了夜间开放模式,以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的游览需求。身处其中,仿佛回到80多年前的夜晚——在这里举行的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促使万里长征最终走向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640 (10).jpg


2023年2月14日,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游览。新华社记者刘续 摄


毗邻遵义会议会址的1935街区,包含红军街、1935文化新天地、遵义纪念公园三个区域,不仅极具黔北民居建筑特色,并且红色氛围浓厚。在红军街上,常年活跃着一支由遵义市民自发组成的红色合唱团,嘹亮的歌声常常引得游客驻足。

640 (11).jpg

2023年6月16日,红军街上的红色合唱团。新华社记者吴斯洋 摄



三、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遗存更新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城市的迭代更新,许多老工业遗存的建筑得到了修复和再利用,成为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等,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展现出新老接续、时代并行的城市图景。


640 (12).jpg

苏河湾绿地。图片来源于上海市住建委


城市样本:“一江一河”画出城市符号



漫步在上海杨浦滨江岸线、苏州河畔,仿佛穿行在“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曾诞生中国民族工业第一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等十余个第一,曾伫立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机器面粉厂、棉纺织厂、硫酸厂、机器生产调味品厂......伴随产业转型升级,老工业遗存逐渐落伍,新时代的城市规划为它们开启了新的篇章,近年来,“一江一河”近百公里的岸线贯通开放。


640 (13).jpg

2021年5月15日,祥泰木行旧址重修建设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生活需要,曾经的祥泰木行,成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当年“远东最大制皂厂”的生产原址,变身“皂梦空间”白七咖啡馆;国棉十七厂,现在则是游人如织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原恒丰搪瓷厂转型为不夜城都市工业园;原宝成纱厂变身为创享塔文创产业园......


640 (14).jpg

《嬗变》 薛彬 摄



四、城市新型文化空间的崛起



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城市公共空间迭代更新,向着更开放包容、更多元及注重审美的趋势演变,众多新型文化空间的崛起,形成区域独特的空间特点、文化特点及功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文化生活氛围。城市公共空间中丰富的城市文化活动,又进一步激发了城市活力,为市民们提供了更富有品质的城市生活。

640 (15).jpg


2022年9月,茂名北路变身周末限时步行街,潮流市集在张园门前亮相。新民晚报记者刘歆 摄

样本:中心城区10分钟公共文化圈




上海公共文化圈已形成“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基本格局,作为一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模版已然形成。


640 (16).jpg

2023年3月3日,空中俯瞰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但是这样的作业并不容易“抄”,一方面,得益于上海本身丰富的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在近年的历史文化建筑改造中着力保留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肌理,精心规划才使之展现出具有特色的城市内涵。另一方面,上海具有教育水平极高、审美品味极高的消费者群体,支持着众多美术馆、剧场等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的发展。不论是被赋予全新商业功能和业态的石库门建筑群张园,“林中玉石”的上海图书馆东馆,还是滴水湖畔的“最美书店”朵云书院......都让精致生活的品味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640 (17).jpg

2022年9月28日,上海图书馆东馆南阅读广场内景。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此外,丰富城市文化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在这里能够方便地体验到来自全世界的艺术文化——在上海博物馆参观“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大展,步行至外滩东一美术馆欣赏来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的波提切利文艺复兴真迹,傍晚可至一江之隔的浦东美术馆,品味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品以及来自西班牙提森博物馆的艺术珍藏。


640 (18).jpg

2023年2月11日晚,上海博物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展首个夜场正式开放。图片来源于上观新闻


样本:北京及其副中心的文化圈


北京始终不乏新兴城市文化地标,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的滨河夜景廊道,隆福寺地区将在年底完成创意艺术体验空间的更新,市民们耳熟能详的北京坊、798艺术区以及首创·郎园Station、77文创园等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正在成为市民文化消费的热门地、城市更新的承载地以及新科技新创意的实验田。


640 (19).jpg

2023年3月18日,游船行驶在亮马河上。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摄


640 (20).jpg

演员在北京颜料会馆表演中国传统舞蹈节目。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摄


不仅如此,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也将呈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之势。在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中,雄安不仅是一个新的城市,还是一个充满文化和教育内涵的新区,将会建设大量的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等文化场馆。与此同时,通州“三大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剧院、图书馆在内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640 (21).jpg

2023年6月16日,雄安风光。《京报网》潘之望 摄



五、数字化时代文化新机遇



数字化时代为城市文化内容创造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包括为城市空间的设计和体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增强了人们在城市中的文化参与度和体验感等等。


640 (22).jpg

2023年3月14日,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球幕电影《梦幻佛宫》。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样本:数字敦煌的保护和利用



敦煌的保护和利用借助数字化的手段,路是越走越宽了。20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就开始与日本、美国、英国等多国机构在文物数字化等领域开展合作。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更是推出“敦煌遗书数据库”“数字藏经洞”等平台,推进敦煌数字资源的全球共享。未来,还将对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藏经洞文献进行全面的整理与收录,对丝绸之路沿线遗址进行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


640 (23).jpg

2023年4月25日,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斌 摄


640 (24).jpg

2023年4月25日,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处理人员在拼接壁画图像。图片来源于甘肃发布


在文化旅游场景下,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的文化演艺项目已成为城市居民文化旅游的热门地,例如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球幕影院,垂目的菩萨款款走来,飞天几欲翱翔,洞窟壁画纤毫毕现……观众如临其境。此外,利用数字化手段辅助展示洞窟古迹的方式也受到游客们的欢迎。在莫高窟,年轻讲解员拿出手机,用VR技术向游客展示不一样的莫高窟洞窟,屏幕中,身披丝带的九色鹿竟从壁画中“飞身而下”。


640 (25).jpg
640 (26).jpg

2023年6月17日,大型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图片来源于甘肃发布


640 (27).jpg

游客与九色鹿互动。图片来源于敦煌研究院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呈现的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五大亮点,对关心城市更新、城市空间规划的你有哪些启迪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参考文献:
1. 文脉千秋铸京华——解码首都北京的文化自信样本
2. 海纳百川谱华章——解码“人民城市”上海的文化自信样本
3. 斯文在兹盛千载——解码“孔子故里”曲阜的文化自信样本。
4. 融汇东西成大观——解码丝路重镇敦煌的文化自信样本。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