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千古博南续新篇|大理永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发表时间:2021-05-27

0.jpg


项目地址:云南省大理州

项目名称:永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设计单位: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滇西是山的世界,青峰叠嶂,雾岚氤氲,日升月陨,把漫长的岁月熬成烈酒,和着樽中月影,浅吟古韵悠长。澜沧江畔,博南山巍峨雄峻,山峦四周方圆2884平方公里的区域,即永平县。


0 (3).jpg


素有“西南丝绸之路”之称的博南古道纵贯永平境内100多公里,横亘永平数千年。当汉武大帝的御笔在这里轻轻一点,就注定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必将名垂青史。


0 (1).jpg

西南丝绸之路示意图


永平县古称博南,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东邻漾濞彝族自治县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接昌宁县,西隔澜沧江与保山市分治,北与云龙县山水相连。


2012年,复旦大学与永平县开启了携手脱贫攻坚的征程。按照复旦大学对口帮扶永平的工作部署,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接受永平县委县政府委托,编制《永平县全域旅游规划》。项目组由院领导领衔,秉持专业的工作态度,立足永平的发展思路,情系永平的山山水水,力争以高质量的规划成果助力千年古城腾飞启航



1.jpg


永平县



千年历史遗蕴的优与忧


永平素有“西南第一门户”的称谓,作为滇西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城市,永平位于大理市两小时辐射圈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核心区,随着大瑞铁路的建设,永平县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重要交通节点,地理位置优越。


0.png

永平位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核心区


0 (2).png

南方丝绸之路枢纽地段



0 (3).png

大理市城市两小时辐射圈


古老的丝绸之路穿境而过,沿途遗存了兰津古渡、霁虹桥、凤鸣桥、永国寺、曲硐清真寺、花桥元梅等重要文物遗迹及杉阳、花桥、曲硐等古建筑群落。永平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丰富,特色明显,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边屯文化底蕴深厚。


0 (4).jpg


通过大面积踏勘调研,项目组收集了33个部门、6个乡镇的104项规划以及624个村庄的规划情况,综合分析区位、经济、资源、旅游市场现状等要素,项目组发现尽管永平资源集聚,但发展现状堪忧,瓶颈凸显:地域发展失衡、整体档次较低、交通线路不畅、缺乏特色、整体格局未形成。


0 (2).jpg

项目组实地调研

0 (5).jpg

项目组实地调研


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借势区域合作平台,抓住全域旅游的发展契机,立足地方发展优势,基于“生态为基,永续发展;市场导向,改革创新;顶层设计,多规合一;产业融合,区域协作;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国家标准,永平特色”规划原则,项目组提出:


明确全域空间格局、全域产品创新、全域公共服务和全域产业构建四全路径作为永平全域旅游实施路径。


依托永平县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多元文化融合为脉络,整合区域历史遗迹、山地景观、林地湖泊、景区景点、乡村农业等自然和文化资源,以构建全域化旅游服务体系为理念,以自驾体系为引领、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城景合一为策略、以产业转型为目标,把永平县建设成为集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四季旅游等于一体的“滇西首选旅游度假目的地”。



0 (4).png

规划范围:永平县域2884平方公里(含三镇四乡)



山水相融筑梦全域旅游


打造“一城、一环、三带、四区”的全域空间格局


0 (6).jpg
空间结构规划图


一城——山水筑梦 


“行人岸上走,水中画舫游,满目花果香,凝烟集绿秀”,规划以县城为中心,包括老街、曲硐等邻近区域,促使博南与曲硐一体化发展,建设区域旅游的集散中心、商务会议中心、旅游文化中心、购物中心和接待中心,打造主题鲜明的水韵城市旅游区。

0 (5).png


山水城市围绕银江河,打造融会贯通的景观滨河水系,山水相容,塑造城市形象,亮化城市夜景,推出夜游路线。


2.jpg


一环——生态织锦 


一个绿色旅游经济环:普渡—龙街镇—岩北—厂街—永和—杉阳古镇—曲硐古镇—黄连树—古富一普渡。


0 (7).png

全域旅游经济开发环


三带——文化塑魂 


博南古道历史文化体验带:杉阳古镇—花桥村—博南古镇—曲硐清真寺—万松庵—胜备桥


澜沧江休闲观旅带:霁虹桥—江顶寺—永保桥


银江河滨河生态旅游景观带:玉皇阁水库—龙门古镇—大碱塘



0 (8).png

文化塑魂


四区——特色生辉 


北·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区:以龙门乡旅游度假区、北斗彝族乡旅游度假区、大平坦茶寨庄园、龙门锦绣梯田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片区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为内涵,重点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和乡村民俗体验等,彰显乡村休闲度假主题。


0 (7).jpg


西·博南文化旅游体验区:以杉阳古镇为中心,博南山、花桥为次级中心,以博南文化体验游和山地运动康体旅游为支撑项目,重点打造文化体验和山地运动,突出文化体验主题。


0 (9).png


南·宝台生态康体旅游区:深度挖掘宝台山的宗教文化内涵与彝族民族文化特色,并结合区域优良的生态环境基底,重点突出宝台山宗教文化游、森林生态康体游。


0 (10).png


东·民族风情旅游体验区: 以龙街镇为核心,古富、普渡为次中心,结合山水风光与民族文化特色,彰显民族文化体验主题。


0 (8).jpg


开拓“全时、全景、全民”的全域产品创新


水与城共美,人与景共生。项目组围绕永平核心优势,深度把握旅游消费热点和市场需求,规划以市场为向导,以创新为手段,积极引导永平旅游从现代时光向休闲度假时代转型,拉动永平县旅游业的整体提升。


全域产品创新: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项目组从“全景-处处是风景;全时-24小时经济;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的理念出发创新旅游产品,包括:生态养生度假产品、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乡村风情体验产品、古道文化旅游产品、专项体验旅游产品。


0 (9).jpg

温泉度假夜景


全域线路创新:


文化旅游路线


边屯文化体验旅游线路:博南古镇—曲硐—北斗—古富—普渡—花桥—博南古道;


古镇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线路:博南古镇—古富彝寨—普度—龙街镇—杉阳古镇—花桥村—博南古镇;


古道文化体验旅游线路:叫狗山—万松庵—北斗—县城—曲硐桃园铺—花桥村—博南山—杉阳古镇—凤鸣桥—江顶寺—霁虹桥。


0 (10).jpg


生态旅游线路


北线:博南镇—曲硐温泉—大尖山—玉皇阁水库—叫狗山-大碱塘;


南线:博南镇—银江河—钟灵山—金河水库—宝台山—霁虹桥—博南山—博南镇。


美食旅游线路


美食旅游线路:博南古镇—龙门乡—北斗乡—古富彝寨—普度—龙街镇—核桃基地—钟灵山—安吉苗寨—金河—宝台山—金光寺—杉阳镇—花桥—大坪坦—曲硐—博南。


完善“便捷、高质、高效”的全域公共服务


构建多元旅游交通体系:结合县域交通大环线,构建“滇缅公路+旅游环线+旅游风景道+自行车越野道”相结合的多元旅游交通体系,实现快行慢游。


●规划县域内形成“两横两纵一环”的主要公路网

两横:现状大保高速公路和老320国道;

两纵:227省道和86、87县道;

一环:经黄连—梅花—博南—普棚—杉阳—永和—盘龙—厂街—岔路—岩北—龙街—普渡—黄连至由省县道组成的县域内环状主干公路网。


3.jpg


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以旅游服务中心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四级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体系:1个一级服务中心、3个二级服务中心、7个三级服务中心和多个旅游智能自助终端。


0 (13).png


强化、优化县域其他配套:如加强加快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无缝对接工程建设,加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融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大数据平台,构建“1+4+1+6”智慧旅游体系等提升整体旅游感受。


0 (14).png

智慧旅游


打造“融合、创新、集群”全域产业构建


永平旅游产业全域化要在本位产业要素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带动周边及相关产业发展,真正实施“+旅游”和“旅游+”双重产业融合策略。


项目组按照“融合一种产业、调优一方结构”的思路,加强全县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商业、房地产等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推动旅游业与优质资源、优势资本结合,拓展旅游产业面,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永平旅游产业集群,打造旅游产业新增长点,形成庞大的“泛旅游”产业体系,构建永平“旅游+”引领旅游业融合发展新时代。


0 (16).png



同时,在产品端打造产旅融合核心吸引力、在配套端完善产旅融合支撑性功能建设、在运营端保障产旅融合贯彻落实,通过产品端、配套端、运营端的互联互动,建构产旅融合的生态链,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引擎作用,推动全产业的升级。


0 (15).png



结语


永平全域旅游创建与发展是一个分步骤、分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过程,按照循序渐进、滚动发展、系统推进和开发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时期实施的项目计划:全域旅游创建期(2018—2020年)、验收和提升期(2020—2025年)、巩固拓展期(2025—2030年)三个阶段。目前项目进入验收和提升期。


“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博南谣》


“巍巍的博南山,托起博南人不屈的脊梁;奔腾的银江河,擂响博南人炽热的胸膛;古老的博南大地,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明;悠远的丝绸之路,张开了拥抱世界的臂膀。”——《博南人》


一首《博南谣》,一曲《博南人》,穿越两千年的历史交相呼应,诉说着永平的前世今生,无论是当年的“蜀身毒道”还是如今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核心区”,永平的山水人情将世代延续。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