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城市话题|城市绿地开放共享后,如何激发城市活力?

发表时间:2024-01-25

今年,各大城市陆续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受到了市民们广泛关注。开放后的城市公园绿地既满足了市民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又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丰富了城市公园业态,对拉动经济增长也有帮助。那么,如何通过开放试点扩大城市公园功能,激发城市活力,就让我们开启本期城市话题。


我国城市公园发展情况


城市公园是完善生态体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累积形成规模庞大的公共资产。那么,目前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呢?


图片


1.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快速增长


从总量看,我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从2001年的16.3万公顷增加到2021年的83.57万公顷,增长了4.13倍。从人均看,我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01年的4.56平方米/人,增长到2021年的14.87平方米/人,增长了2.26倍。


图片

图1 我国公园绿地发展情况


2.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形成庞大规模资产


住建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园林绿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638.6亿元,自2001年来累计投资总量达2.41万亿元。总体上,2011年以来,每年在园林绿化领域的投资总额能够保持在1500亿元规模体量,已经累积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城市公共资产。


图片

图2 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维护公园运营的费用规模较大


城市公园的运营维护作为城市运营投入的一部分,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根据报道,普通县级城市每年在公园绿化领域的维护费用在数百到数千万元不等,最多者达亿元。


图片


国外城市公园运营的实践经验


国外城市公园运营不仅关注公园的生态和景观功能,以及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功能,而且可以成为多功能的综合体,通过多样化的经营使城市公园具备更高的经济价值,形成公园与周边城市区域功能联动发展机制,赋能城市发展。


1.美国纽约布莱恩特公园


图片


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心的布莱恩特公园(Bryant Park),通过举办满足各年龄段人口的需求的文化、体育、科创、教育等活动,每年吸引上千万游客参观。


图片


2.日本南池袋公园


在日本,一些城市公园承担了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功能。例如,在日本南池袋公园,居民可以举办婚礼、参加社区市集、品尝特色餐饮。


图片


3.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城市公园具有空间开阔的特点,适合配套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例如,纽约围绕着中央公园打造了一系列的艺术中心和文体设施。紧邻纽约中央公园共有43座博物馆,其中包括著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图片


我国城市公园目前的发展瓶颈


近年,我国开始注重城市公园的运营,但总体上城市公园运营思路还相对僵化,大多还是停留在利用公园建设提升土地价值,进行城市开发的思路,公园的资产价值并未充分挖掘。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


一是城市公园与周边区域融合不够。大尺度的规划使得城市建设建造尺度大,由此带来通达不畅,结果是不同功能空间难以融合。这在商务办公区域表现更为明显,商务办公区域的各类公园对城市商务功能的服务不够,城市公园还停留在生态景观功能上,仅作为区域人口的休闲空间,很难起到服务商务交流等作用。


二是城市公园业态单一。这是城市公园运营能力不够带来的,城市公园建设同质性较强,虽然在景观和生态功能之外增加了一些新功能,比如运动、文化等设施,但是公园业态还是相对单一


图片


激发城市活力的规划建议


借助城市公园激发城市活力,就要在规划时挖掘城市公园更多服务功能,推动其市场化运营,不仅要满足市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要有利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浅谈几条规划建议——


1.挖掘城市公园资产功能的基本前提


坚持平等共享的基本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证城市充足的绿色空间。坚持差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各类公园要抓住自身环境、文化特色,因地制宜。


图片

图片


2.从功能上推动市场化运营


城市公园要融入和服务所在区域,就要根据周边居民和区域发展的要求,为社区商业服务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创造商业价值。对于综合性公园要增加文化、教育、体育、休闲、餐饮等多元功能,推动各功能间的融合,提升城市品质。


图片


图片


3.探索多元参与的运营机制


探索第三方参与运营的运作机制,为城市公园运营提供各类活动策划方案,丰富城市公园服务业态,增强城市公园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质量。

图片


图片


总之,城市公园可以通过打造功能多元的商业模式,构造室内与室外的有机融合,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丰富的体验内容,从而有效盘活,激发城市活力。


来源:财经城市研究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