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城市话题|​北京上海成都的商业更新观察

发表时间:2024-03-13

近来,随着个性化消费趋势的凸显和体验经济的盛行,传统商业结构逐渐被打破,“非标商业”应势而起,成为全行业长期关注的焦点。其中,不少老旧工业园被赋予新生,摇身变为新型文创商业园,焕发新的生命力。今天,为大家分享北京、上海、成都三地近期较为成功的非标类商业项目,看看这些项目是如何通过探索商业破局的新风向、挖掘区域差异化,从而焕发出商业新生机。就让我们开启本期城市话题。



说到如今城市商业面临的难题,一定绕不开那些好位置的老旧商业。那些往往占据了城市优渥地段,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却在一步步的时代消费浪潮中,面临着设施老旧、内容同质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这不仅是当下商业市场的难题,更是中国城市面临的难题之一。而2024年商业市场发展的主线,或许就会逐步从增量转向存量。这也符合时代的消费价值观下,那些更多元的消费需求,是需要出现与之相匹配的更丰富的场景及内容的。通过各类改造方式,营造出迥异于传统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的场景,这些项目也被业内称为"非标商业"

在存量商业问题最突出,且拥有不错消费力的三个城市——北京、上海、成都,这半年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折腾",出现了不少活化案例,玩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那今天就来聊聊这些曾经没人瞧得上的城市"老破大",现在似乎渐渐成了"主菜"。



1
比起上海、成都、深圳等城市的热火朝天,北京的商业似乎一直以来都过于"安静"。或许因为城市的尺度、规划等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北京的消费场景老旧保守,商业场景创新迫切需要跟上节奏。

去年的最大看点恐怕就是北京终于有了一个纯粹的年轻力场所——THE BOX朝外。如果仔细看过原来那栋昆泰商城的状态,就会理解改造更新这件事带给老旧商业的巨大意义;好比是迎来了一场"重生",通过一个盒子的"植入",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方位的串联场景和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个城市的年轻人恐怕都希望有一个属于他们的乐园,或许THE BOX之于本地商业市场的意义会更深远。 


同样具备非常强的本地文化景观——
隆福寺,存续着老北京人儿时的胡同生活。那个年代的人民市场、庙会、戏剧和最新潮的商品,通过这一轮的城市更新,带来了更现代的生活方式。整个片区非常庞大,功能区有18万平米。在大城市里,在老城区,能有个偶尔让人放松,慢下来去感受生活的地方,实属难得。
图片
图片
图片
存量时代,用城市更新来补足短板,或许会成为未来北京线下商业的主线。

2
把视线拉回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最成熟的城市,更新其实很早就开始了。而上海的下一阶段,则是在做更为极致,把控力更强,也更具垂类吸引的更新。 

在如今消费文化盛行的上海,那就不得不提一句洛克外滩源。为什么在外滩这个地方,感受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情绪?

图片
没有重奢云集般的纸醉金迷,也没有fancy的装饰,只有新古典、折衷主义包裹下极简又永恒的美感,ArtDeco里也融入中国传统元素,海派风情的低调中透露着"张扬"
图片
而商业内容在里面,更像是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一次场所与租户完全串联起来的互动,不单单是项目,而是对于整个空间的内容策划和故事表达
图片
如果说建筑拔高了调性和认知度,那内容生产又带来了更深刻的场所记忆。某种意义上,洛克外滩源就是在通过空间塑造、内容沉淀和品牌输出,做对这个区域的认知更新
图片
通过接受老旧建筑的不完美,创造出新空间的独特节奏和韵律,带给后人当代城市美学体验。

说起上海淮海路的传奇,大概可以追溯到百年前,就在今年年中,淮海中路上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项目——HAI 550同样也是老旧大楼的改造,这次更新更像是一场试验。通过吸收新的概念,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几千平的体量里玩出丰富性,去追求内容和主题的影响力。

HAI 550这项目,主打的就是环保可持续概念,这在追求年轻潮流、家庭休闲、时尚生活方式、运动体验等等定位的趋势里,倒是一股清流。
图片
图片
如今人们似乎更加愿意回归到自己的生活里,去理解身边的事物。而落到商业上的表达,也算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新项目。  

3
最后回到成都,几乎不被大牌控制,本地商业文化自带一种“野生”和“自信”,大家各有各的创造力,也让成都商业处处充斥着原生的商业状态。潮流商业成规模,非标更新遍地开花,娱乐酒吧热热闹闹。被这样的商业形态环绕,在成都做商业没有点绝活,没点什么独一无二的本事,恐怕是根本活不下去。

麓镇,保留了传统记忆,基于十几年前的初心,规划、景观、细节,还原了托斯卡纳艳阳天下的欧洲小镇风貌。用一种属于当代生活方式的内容去作点缀,当把麓湖的文化产业导入后,整个状态就起来了。
图片
图片

再说到成都的citywalk,一定绕不开玉林商业街这个地方。把街巷的烟火气发挥到了极致,野生但不土,人行道铺满了露营桌椅,让整座城市的chill氛围溢满街头。


图片
专为本土国潮打造的COSMO,很像东京气质的工业风“青年磁场”,的确把这些国潮品牌也狠狠的抬了一把,让这里成为他们的主场;还有三年前就走出来一个全国商业人趋之若鹜要参观考察,研究学习的REGULAR源野,日常的公园之下,一座舒适的庭院“沉”在其中,是商业,却有浓浓的反商业气质。
图片
图片
二环那个东郊记忆,就在这两三年里,改造更新重新招商,一个老工业厂房被打造成了文艺复古工业风元素的文创园区。这里保留了工业遗址的真实历史感,还融入了现代艺术装置和接地气的商业元素。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说上海的商业是一种自带精致感的资源先行,北京是内敛下的漫步向前,那成都真的就是内陆城市的fancy王。所谓转角觅方寸,鸟鸣与烟火,这个城市的商业灵感恐怕也来源于多样的生活。
成都的更新项目,就是在不断放大故事性,制造矛盾性和冲突性的过程。而这里的城市更新关键所在,也一定离不开运营、内容和时机的多重叠加。

4
从百货、到一站式购物中心、社区mall再到如今"非标"商业形态的百花齐放,过去三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商业的"内卷化"程度之高"卷"也不是贬义词,这会让线下商业变得更有意思也更吸引人了。

以上都是些关于城市地区文化再激活的商业更新故事这些非标项目,没有一个是相似的,但从中我们也能总结出一些逻辑上的共性。比如,都是"像"商业的商业

尝试去突破传统边界,甚至有些反逻辑,或是来自跨行业的操盘手。每一个都带着独特的记忆点,无论是从项目的名字还是从气质的呈现上,且无法被轻易复制和替代。从他们这,我们也看到了那些线下商业创新的思考。这些地方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过去,而同一个坐标,一旦加上了时间的维度,就成了丰富的历史。商业内容在其中又起了怎样的作用,它聚集了新的人,从而让这些城市元素更立体和丰满这样的有趣项目也正慢慢在中国的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生长”出来。今年也一定会是非标商业的大年。

记忆的珍贵,在于人的价值,而商业能留给我们的,恐怕就是那份更真实的生活感了。每一座城市的非标商业,都有一个特殊的打开方式,而此刻,了解、尊重、懂得变得很重要。










来源:感性城市SCit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