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访谈 | 田伟:如何构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

发表时间:2021-09-24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日前,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碳经济服务专委会携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组织“碳中和行动联盟”,在上海举办了碳交易员结业仪式暨“双碳中国行”启动座谈会。“上海空间规划”小编就此采访作为与会代表之一的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分院执行副院长田伟,就时下一些热点议题进行了多维度探讨。


微信图片_20210924144135.jpg

"双碳中国行"首批特聘专家



访谈实录



微信图片_20210924144140.jpg


田 伟

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分院执行副院长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 高级工程师




No.1


国土空间规划应紧紧贴合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大潮,提前布局与双碳政策相关的产业,逐步取代并最终淘汰化石能源。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田 伟:

“碳达峰、碳中和”和与国土空间规划都是国家战略,两者的本质都是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的是,“碳达峰、碳中和”还兼顾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体系必将迎来较大的转型。我们的国土空间规划应紧紧贴合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大潮,提前布局与双碳政策相关的产业,逐步取代并最终淘汰化石能源。可以遇期的是,与双碳背景相关的规划,将会越来越多,比如生态规划、城市风道规划、城市绿廊规划,等等。


微信图片_20210924144143.jpg





No.2


从创新产业协同、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以及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着手,践行上海双碳愿景。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上海市将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相应的"碳中和"的时间也将有所提前。而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和核心城市,如何带动长三角提前实现双碳目标?

田 伟:

长三角一体化同样也是国家战略。它与双碳有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创新产业协同、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以及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


微信图片_20210924144146.jpg


在创新产业协同方面,上海可以在综合评估长三角产业结构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率先对双碳政策相关产业进行战略布局,先行先试,经验共享,以此带动整个长三角的产业升级创新;


在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方面,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这里面有个变化,就是之前长三角各地的生态环境类的规划都是各地分别负责。今后可能会出现由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牵头组织的整个地区的生态类的整体规划。这样更有助于长三角的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规划效率,实现区域共保联治;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方面,《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区域展纲要》中有明确要求:统一规划管理。示范区由上海的青浦、江苏的吴江、浙江的嘉善三地组成,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对此,规划编制审批模式需要创新,要探索建立起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统一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按程序报批实施。地方依据总体方案共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联合按程序报批。各类专项规划由沪苏浙共同编制、共同批准、联合印发。逐级落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建立覆盖全域的“四线”管控体系。




No.3

 

我国的第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期限是2035年,跨越了"碳达峰"的2030年,已经开始朝着"碳中和"目标推进。





如何借力国土空间规划,使城市更快实现双碳目标?

田 伟:

国家政策"碳达峰"是2030年,"碳中和"是2060年。而我国的第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期限是2035年,跨越了"碳达峰"的2030年,已经开始朝着"碳中和"目标推进。


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中,务必涵盖双碳的内容。目前国内的国土空间规划都在编制中,尚未有完成并获批的先例。各地也都在积极组织相关的研究机构。比如复旦大学就成立了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以及咱们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一些部委的相关研究课题,相关研究成果也会陆续呈现。如有对我们的课题感兴趣、或者想作为研究成果先行试点的城市,可以联系我们,大家共同探索双碳城市的美好明天。


微信图片_20210924144150.jpg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