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访谈 | 潘灝源:博物馆设计应更紧密地与城市的愿景和价值观联系起来

发表时间:2021-11-09

伴随城市发展,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渐迫切,各类文化建筑呼之欲出。其中博物馆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集群式综合体项目中,一直都是建筑师发挥设计理念的热门类型。本文以济宁博物馆为案例,专访项目主创设计师潘灝源,分析与探讨了博物馆建筑空间组织与流线设计如何面对和适应这样的新语境。


14.jpg



访谈实录



15.jpg


潘灏源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创作中心设计总监





No.1


博物馆被称为“古代文明的避难所”,是一本厚厚的“时间之书”,无声也抵万语千言。这就要求建筑在“庇护”文物的同时,也闪烁着文化的精神。济宁博物馆在筹备之初就被定义为“传统艺术”和“新思想”的集散地。




由复旦设计院和著名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联合设计的济宁博物馆于2019年9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去年12月,济宁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我们知道您是这个项目的主创人员之一,请您简单介绍下项目概况?               


潘灝源:


济宁博物馆在筹备之初就被定义为“传统艺术”和“新思想”的集散地。整体建筑由几何形叠加而成,框架架构,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9.3米,总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


整个博物馆由中央大厅分隔为南北2个展区,中轴西望太白湖滨,东连文化商业高地,营造了一种自然而充满亲和力的展示氛围,淡化了传统中规中矩、严肃封闭的展现方式。这种分区方便学术交流、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其次,室内外休闲空间的营造能够彰显设计上的人性化、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第三,在中央大厅一线创造独特吸引物,形成博物馆附加聚客空间。既向访客再现历史场景,同时提供独特体验、欣赏美景的空间。博物馆南北主体的多层展示空间围绕着自然光充沛的中央大厅展开,让人感觉更为轻松自由,这也体现了博物馆的公共空间特性——大众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博物馆的设计兼顾时代性与济宁地域文化特色,力求空间的流动性与有机渗透,把阳光充分引入室内,让市民能够充分感受到自然与文化的气息,切身感受到济宁多彩的文化魅力和古今沧桑的巨变。


16.jpg




No.2


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认为,城市物质状态的组成元素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人会沿着这些物质状态进行活动。博物馆项目应充分考量游客的感知要素进行空间流线设计,便于游客明确空间位置、调动参观兴趣。




以济宁博物馆为例,请您简单谈谈博物馆建筑的空间组织、流线设计与城市设计有怎样的关系?     


潘灝源:


首先,博物院建筑空间组织与流线设计应适应城市设计要求的互动融合的功能。除了具备展示、收藏、科研等基本功能,博物馆还是满足精神需求的教育、休闲、文化服务的综合活动场所。济宁博物馆整体布局分为展示区与基本服务区,各自体现使用特点,同时相互咬合,具有便捷的内部通道。


其次,应当遵循城市设计限定的文化中心次级轴线。轴线是一种线式形态,具备延伸性与方向性,可以对人的活动进行引导。城市轴线与济宁博物馆建筑轴线、参观流线三者协同合一,共振增幅的叙事结构,形成建筑的骨架,其中主要的公共空间节点嵌入结构化的空间网络系统中,暗示建筑具有儒家传统的仪典性。


17.jpg


第三,落实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外部节点空间。对建筑空间进行室内外的综合考量,不仅仅局限于空间虚实等形式。济宁博物馆通过空间外界的流线设计与博物馆设计相互融合,充分强调建筑流线设计所起到的中间媒介效果,内外流线之间的联结与变换被削弱,突出博物馆建筑与所处文化中心湖滨及高地公园的空间范围及空间秩序的融合效果,以扩大建筑空间的开放程度。同时在东西两侧开放的界面里,大屋顶形成入口灰空间,采用内凹及层层收紧的灰空间设计手法,通过大面积的实墙与局部的玻璃幕墙产生强烈的虚实对比,体现博物馆建筑的沉静稳重感及对环境的尊重。屋顶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自然光过滤器,利用自身光影塑造空间,自然光与人工照明有机结合,为展览作品提供最佳的光照效果。

第四,展现城市形象。人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在空间组织中,人的感觉与直觉最应得到关注。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认为,城市物质状态的组成元素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人会沿着这些物质状态进行活动。博物馆项目应充分考量游客的感知要素进行空间流线设计,便于游客明确空间位置、调动参观兴趣。一,强化路径诱导。对于空间而言,路径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意象,结合游客对于方向的认知,按照路径因素指导流线设计,通过路径与环境意向氛围之间的相互呼应,形成秩序,形成引导游客的连续清晰的空间视觉效果;二,强化节点穿插,在关键位置突出空间意象;三,强调功能划分,明确功能区域边界,便于人群更好地感知空间布局。


济宁博物馆的建筑体量东西侧凹入,与外部勾连边界,形成高地公园-东入口-中央大厅-西入口-湖滨的公共视觉通廊。南北两翼体量完整厚重,安放展馆、储存、办公、会议、文教等功能,满足博物所需的各功能空间尺度和相互的连结动线。以空间节点,即东西两个公共入口广场及其间的年轮坡道中庭三个节点作为核心要素,形成空间核心及节点层次,便于人群掌握空间秩序与功能。从本质上讲,济宁博物馆更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大众聚会场所,是一条通往艺术的光明之路。


18.jpg





No.3

 

我们提倡对博物馆设计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反思,寻求打破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之间的界限,把博物馆设计过程更紧密地与城市的愿景和价值观联系起来。




传统博物馆在空间布局上有哪些不足?您认为博物馆的场所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当秉持怎样的价值理念?


潘灝源:


博物馆作为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场所,不能仅依靠建筑或收藏品本身。仅把博物馆作为建筑形式创作,或简化为展示的技术流程,都是与以观众体验为中心需求的现实格格不入的。近来博物馆也呈现出包括销售、餐饮、娱乐、教育等的复合功能趋向,同时它作为社交场所的社会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社交型博物馆展览也成未来趋势,这都为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活力。但传统博物馆公共空间强调雕塑感,在空间布局上的封闭深沉,设计语言隐喻抽象,观众进馆之后,常感到没有清晰的路径、无法感知完整的内容、缺乏通览的角度、费力寻觅却错失内容。博物馆设计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不仅能吸引个体观众,还能通过集体活动创造自然的交流氛围,以互助、协作、游戏等方式帮助观众克服心理障碍,弥补社交技巧方面的缺陷。馆内开辟相对独立的社交空间,不仅有利于增强展示效果,而且能够更自然地促进观众之间的交流。


当下,博物馆作为文化休闲之所,正在以一种众所盼望的亲和力走入人们的日常的城市生活,这是当代博物馆设计的人性化所在。以本案为例,其在空间组织与流线设计上更加关注城市环境,更加符合当前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大环境。我们提倡对博物馆设计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反思,寻求打破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之间的界限,把博物馆设计过程更紧密地与城市的愿景和价值观联系起来。充分考量城市的需求,做到以人为本,认识到城市设计在解决游客体验方面的价值,结合市民的活动偏好与诉求,营造、平衡好开放及联通的城市与建筑空间,营造一个集约的社区使他们习得多种多样的文化、增强社交能力并接近自然。


19.jpg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