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R/e/s/e/a/r/c/h

省际边界城市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22







近期,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杂志社联合举办题为《从“蓝图”到实践——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创新升级》(点击标题,了解概况)的研讨活动,通过分析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生态发展的优秀案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线上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来自全国7大区域、16家省市规划院的积极参与。相关文章将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陆续发布。





研讨活动参与单位: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孙竹)




摘 要:伴随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增强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动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与难点。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以省际边界城市安徽省黄山市为例,在现实困境和转型发展新使命研判基础上,从 本底特质、中心能级和区域协同等方面探讨“凝核聚力,破界融入”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以期为同类城 市加快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省际边界城市




引言



新时期实施区域协调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1]。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等重大区域战略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从协调区域竞合关系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成为广泛共识[2]。2020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进一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增强欠发 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与难点。 


安徽省黄山歙县阳产村.jpg

▲黄山歙县


“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 省际边界城市位处各省经济与城镇化发展边缘地带[3], 不仅需处理好与核心地区在功能-空间组织上的紧密关系,还要克服行政区的路径依赖,既是省际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4]。一体化背景下,以协同发展思维谋求省际边界城市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显示出必要性与迫切性。基于此,以黄山市为例,在分析现实困境和转型发展新使命的基础上,探讨立足本体、协同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丰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为同类城市提供参考。




1、现实困境:省际交汇区域边缘型城市




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跨省市共享新安江等自然环境以及地域文化等人文资源, 先天性空间联系密切。近年长三角一体化等重要战略纳入黄山市,但由于其区位边缘性、行 政边界性以及基础薄弱性,在更大的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配角城市”的现实困境。 


从区域发展看,在较长历史时期黄山市被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战略区域孤立,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处于“中心-外围”经济结构的边缘。

摄图网_501150599_banner_徽州宏村月沼湖(非企业商用).jpg

▲宏村月沼湖


近10 年间,尽管黄山市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但所占比重很低,2018 年降至 2.26%(图 1)。2011 年后市域 人口小幅回流,但常住人口在全省占比下降趋势明显(图 2)。经济分量降低和人口要素流失等因素导致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渐增大。


放大到长三角区域结构看,黄山市偏居长三角 地区和杭州都市圈一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洼地,边缘化特征显著。

图 1 安徽省域及黄山市生产总值比较图.jpg

图 1 安徽省域及黄山市生产总值比较图


图 2 黄山市常住人口及占全省比重图.jpg

图 2 黄山市常住人口及占全省比重图


归因本体问题,黄山市生态本底优沃、文化积淀深厚,但未能有效转化为生态资本、文化实力;产业经济不成体系,一产未能形成规模化效应,二产自我造血能力有限,三产传统 服务业占比高,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值较为薄弱(图 3),旅游产业发展趋于疲软,非景点经济发育不足;2009-2019 年间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 1.2%,低于省内 3.2%平均增长率;中心城区影响力和辐射力有限,市域城乡空间、产业园区亦缺乏有效整合。


省际边界城市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1.jpg

图 3 安徽省含科技机构企业数量、科技机构企业占总企业数比值


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黄山市面临区域边缘化和本体能级低弱的现实困境。




2、精准赋能:高质量区域发展的黄山使命





2.1 发展新目标 


不同城市应对接不同区域功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差异化发展。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扭住融入杭州都市圈这一突破口,以理念接轨为先导,以产业协作和区域 协同为重点,以体制机制等高对接为保障,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价值转化,主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对标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坚决扛起夯实绿色 发展基础的责任,奋力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获取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2.2 战略再定位 


国土空间是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国土空间保护、 开发、利用和修复,促进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聚力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美丽中国先行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绿色产业聚集地、健康宜居样板区,为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黄山贡献。


3、突破路径:凝核聚力,破界融入



3.1 凝聚地域特色资源,全优彰显基因特质 


全力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协同创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探索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编制,构筑黄杭绿色产业带,协同推进流域环境共保联治,打造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长效版、拓展版、推广版,锚固四廊(新安江水生态保护绿廊、清溪河生 态绿廊、麻川丰乐生态绿廊、阊—横江生态绿廊)四区(北部景区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 区、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中部盆地农业生态功能区、南部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生态功能区)六核(太平湖生态核心、黄山生态核心、牯牛降生态核心、齐云山生态核心、花山谜窟生态核心、清凉峰生态核心)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图4),高起点构筑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


省际边界城市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2.jpg

图 4 市域生态保护空间格局示意图


充分发挥地域生态、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建设全新黄山、全景黄山、全业黄山、全球黄山为目标, 以徽文化作为文化内核的承载,增加古徽州文化体验,建立以世遗为品牌,名城为龙头,名镇、名村、街区、传统村落为核心,历史建筑、文保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工业遗产、 红色遗产和农业文化遗产为节点,文化线路相串联,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补充的历史文化保护 体系,推动构建“12440”的文化魅力空间格局(图 5)。


推进与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合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共同打造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世界闻名的东 方度假胜地。


省际边界城市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3.jpg

图 5 市域文化魅力空间格局示意图


3.2 整合城乡空间要素,全力提升城市能级 


统筹城乡发展要素,推进区县特色发展。优化城镇等级,促进人口、资源向主城区集聚, 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大主城区,东西向(237 国道、皖赣铁路、杭瑞高速、黄祁景 高速)、南北向(京福高铁、京台高速、205 国道)两条发展轴和环黄山城镇建设协调区、世界文化遗产地城镇建设协调区的“一主两轴两区”城乡发展空间格局(图 6)。


依托各区县特 色优势和资源禀赋,强化区县间产业协作和错位发展,重点把握 2-3 个主导产业,加快打造 工业强县(区)、旅游强县(区)和生态强县(区);推进乡村振兴步伐,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积极参与杭州跨区域特色小镇联盟,探索建设黄杭梦想小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向城市郊区乡村和较大自然村延展,优化市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


省际边界城市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4.jpg

图 6 市域城镇发展协调图


提升中心城区能级水平,不断提高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人口集聚度和发展首位度;加 快屯、徽、休、歙同城化,构建以中心城区“一环三片”为核心、涵盖休宁县和歙县的“大主城 区”城市格局,强化双心、多片的组团型都市结构,优化生产北上、生活西拓、生态东进职 能(图 7);


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议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北迁,延展城市骨架,进一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和旅游集散功能,积极有序吸引、接收先发地区文旅体卫高端资源,推进功 能互补,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大都市居民第二居住地;


加快滨江景观带和城 市绿道建设,提升环中心城区绿核品质,进一步浓厚城市历史文化和绿色生态特色,全面打响“梦幻黄山、礼仪徽州”城市品牌。



省际边界城市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5.jpg


图 7 大主城区空间结构图


3.3 发挥省际毗邻优势,全面融入一体化协作 


推进全域融杭接沪。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以黄杭“1+9”战略合作为重点,建立完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各区县发挥各自优势,全面深化与杭州都市圈有关县域合作;


加强与长三角重点城市互动协同,强化产业链分工合作,进一步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协作区、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等载体,深化区域全 方位合作,高质量打造“一带一廊两区”皖浙赣交汇区域协同开放新格局(图 8)。


省际边界城市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6.jpg

图 8 区域协同发展示意图


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链。加强与 G60 科创走廊科技协同,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科创平台,推动与长三角城市合作设立“创新飞地”,探索建立研发在外、落地在黄的合作模 式;借力长三角地区优质创新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化人才交流合作。


深化与中科院、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长三角区域内“大院大所”“智囊智库”的产学研合 作,聚焦创新需求,鼓励各园区引进技术转移中心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黄山学院聚焦中医药、旅游管理等专业培养特色化,吸引长三角地区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黄创新创 业,促进新徽商发展,实施“徽商回归”工程,实现长三角人才深层次交流与合作。




4、结语





本研究分析安徽省黄山市作为区域配角城市的现实困境与当前使命,从优显特质价值、 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和全面衔接区域体系角度,探讨黄山市“凝核聚力,破界融入”高质量协 同发展路径建议。省际边界城市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关注的短板,亟需谋思路、打基础、 寻突破,知行合一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断滚石上山、攻坚克难。



参考文献 

[1] 周岚,施嘉泓,崔曙平,等.新时代大国空间治理的构想——刍议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路径[J]. 城市规划,2018,42(1):20-25,34.
[2] 崔功豪.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 刊,2010(1):24-28.
[3] 任以胜,陆林,朱道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行政边界研究框架[J].经济地理,2019,39(3):29-36,47.
[4] 曹小曙,徐建斌.中国省际边界区县域经济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J].地理学 报,2018,73(6):1065-1075.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