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R/e/s/e/a/r/c/h

“绿心触媒式”的产业空间整合策略探索 ——以池州市“三区协同”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22



上海空间规划院新媒体平台将围绕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生态宜居社区、传统乡村振兴等话题,以常态化的形式持续进行精彩案例分享,力求构建行业专业交流互动平台。


研讨活动参与单位: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刘旸)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一直是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红利的不断叠加,各级各类开发区开始在城市周边不断涌现,园区数量迅速攀升,由于缺乏在产业和空间两方面的统筹考虑,各开发区经历数年的用地拓展后开始“短兵相接”,并出现“工业围城”的现象,产业体系上的同质化和空间 拓展的无序化使得开发区面临恶性竞争、低效甚至停滞发展的困境。


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精准的空间干预去统筹和整合各级各类开发区,从而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空间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一大关键议题。


二、产业园区协同发展的既有研究


如果说“产城融合”更多是超大、特大城市中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园区着力推行的理念目标的话,那产业园区间的协同几乎是我国所有地级市都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国内学术界此前也针对不同尺度的“产业园区群”协同发展进行过研究:


如王兴平、张荣、朱凯等人提出 了“开发区群”的概念,并要求制定开发区群总体规划,对所有开发区进行优化整合[1][2][3] ;王兴平团队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视角、四个层次、五个维度”(三个视角即整 体视角、群体视角、个体视角,四个层次即区域层次、市域层次、分区层次、区县层次,五个维度即功能、产业、空间、支撑体系、管理体制)的针对区域开发区群进行整体协调和规 划引导的技术路线,并以唐山为例从系统化的角度对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园区进行协同整合探 索[4]。


以上研究多是在宏观层面对即将新建和已经建成的所有开发区从职能分工、空间体系、 土地利用和支撑体系四个层面进引导,为开发区的协同整合提供了一个“大而全”的宏观战略框架,但在中微观尺度上针对不同的建成基础、面临困境的而制定具体策略则缺乏深入 研究和系统总结。


规划的作用是有限的,开发区的整合协同既需要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式的战略把控,提高系统性,也需要针对具体空间和具体问题,自下而上“个案积累”式的深入细致探索。


三、实证案例——池州市“三区协同”探索


本文以黄山—歙县“结构传导、指标传导、分区传导、政策传导”四个方面简要实证分析。


1. 池州市概况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南岸,2019年人均 GDP为56217元,城镇化率为54.9%,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30万人。从现状基础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处于双中期,经济和人口规模体量不大,是典型的中部地区中等城市;但从区域分工和承担的重大使命来看,池州市是多重战略的叠加区域。


位于皖南山区生态屏障之中并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区城市以及长江 经济带沿线城市之一,池州市肩负着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双重任务,也是安徽省承接先进 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


图 1 池州市在区域生态格局中的地位 


图 2 池州市在区域战略格局中的位置


2. 池州市开发区发展历程及当下困境  


池州市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也同其他城市一样选择集中式、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模式。市级自主建设的开发区包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 简称高新区),经开区最早于 1992年6月经池州行署批准设立,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于2010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


此外,在国家鼓励东部地区产业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政策背景下,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得到国务院批复,安徽省为落实该国家战略决定于池州市东部设立江南集中区作为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九华水街


自此,池州市拥有三个开发区,经开区和高新区是本市发展内生型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自2005年起开始集中大规模建设;江南集中区为省直管直建新 区,专门用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自2010年开始逐步建设。以上三者因管理主体不同,在职能分工、主导产业的初始选择上均有差异,在空间组织方面缺乏整体谋划和统筹协调。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三大开发区在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上与最初设想有所偏离,主要表现在产业类型上的逐步趋同和空间拓展上的各自为政两方面,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将造成产业经济和城镇用地的双低效发展。


从引进企业类型上看,三区企业所属行业多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生活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中制造业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主,企业结构同质化特征明显;


在市场力和行政力共同作用下,三大开发区的用地经历了路网骨架开发、核心单元形成以及内部区域填充等多个阶段,目前已向园区交界地带——九华湖绿心呈相向发展态势,但由于缺乏统筹考虑,不仅使得滨湖空间的景观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建 设用地的无序开发使得环湖湿地有进一步被蚕食的风险。



图 3 池州市三大开发区现状图 

图 4 池州市三大开发区规划拼合图


3. 池州市“三区协同”的规划探索


产业园区的协同与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和空间发展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筹整合的切入点必须从以上两者中寻找剖析。 


优越的生态资源本底为“三区协同”奠定了生态优先、坚守底线的前提,也提供了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思路。


此外,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化中后期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在于“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即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转型升级(“+生态”)以及围绕生态产品和优质自然环境进行创新经济的培育(“生态+”);



从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上看, 池州市中心城区始终坚持以自然山水为核心组织空间和东向发展战略,历经老城区单核、环平天湖双板块两个阶段,当前空间组织重点就在于三大开发区交界处的九华湖。 


因此,坚守生态安全底线、促进“生态+”和“+生态”,以九华湖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就成为了池州市“三区协同”的三大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绿心触媒式”的空间协同思路,即在产业体系和空间组织失序的现实条件下寻找新的秩序,由“三中心”结构转变为围绕九华湖的圈层式结构。


图 5 “三区协同”中的新空间秩序——拥湖发展的

圈层式结构


具体而言


是进行产业整合

即在考虑现状基础和“生态+”、“+生态”的发展趋势上重新调整三区主导产业,分别以数字经济(集中区)、新材料(高新区)、机械电子(经开区) 为主导产业,构筑主导产业不交叉,附属产业相联系的产业体系。

是进行空间缝合

以同九华湖的距离远近组织各类功能空间,第一圈层为九华湖生态绿心,此区域内禁止大规模的 城镇开发活动,仅允许小尺度、分散式的游憩设施布局;


第二圈层为环湖的 6 个生活服务中 心节点,即梅龙生活中心、东站商务中心、江口生活中心、九华湖创意中心、集中区创智中心、行政中心,是未来三区的商业、文化和其他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形成拥湖的片区中心体系;


是交通链合

一方面科学选择过湖通道走向,避免对湖面景观产业较大影响,同时 建设环湖公路以高效组织三区交通;另一方面构筑包括各等级绿道在内的滨湖慢行交通系统,将被割裂开的自然风景单元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并与城市公共交通、水上游线无缝衔接。


四、总结与思考


开发区的协同整合实质是从失序的现实问题出发,在产业、空间、项目等方面建立新秩序。目前规划学界已在宏观战略层面提供了多个视角、层次和维度的系统框架,但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缺乏提炼总结。


▲池州八福山居


笔者在池州市的实证研究中从建立空间秩序入手,提出 “绿心触媒式”的产业体系和空间组织的整合思路,从空间干预的角度提出打破原有“三中心”各自为政的局面,变边缘交界地带为中心区域,形成圈层式的产业和生活空间结构,以生态空间为核优化生产、生活空间,意义不仅在于多个邻近开发区的协同整合,对于三生空间融合和塑造城市特色空间形态也有所裨益。 


依据不同的城市规模、发展阶段以及开发区所处区位和面临现实问题,协同整合的思路和策略有很大差异。从具体个案入手,剖析问题与策略、失序和重构之间逻辑关系,从策略积累上升到模式总结将是未来的重点议题。



参考文献 

[1] 王兴平, 许景. 中国城市开发区群的发展与演化——以南京为例[J]. 城市规划,  2008(03):25-32. 

[2] 张荣, 傅绶宁. 试论城市开发区群体的合理布局与协调管理——以成都市为例[J].  城市规划, 1997, 000(003):56-58. 

[3] 朱凯. 开发区产业集群:一种城市产业整合途径尝试——以宁波市为例[J]. 现代 城市研究, 2013(11):111-117. 

[4] 王兴平, 赵立元, 赵铁政,等. 区域产业园区群统筹整合规划方法探索[J]. 规划 师, 2017(8):64-71.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