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宋强解读《2021上半年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报告》

发表时间:2021-10-12

日前,《2021上半年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报告》发布。


搜狐城市特邀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二分院执行副院长、高级规划师宋强对报告进行解读。宋强认为,当下城市的发展已进入了新阶段,不再是一味地追求规模和外延的扩张,而是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品质与内涵的提升。


他建议,在自然环境基底较为脆弱的地区,应在区域整体上控制适度的人口和城市发展规模,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并结合城市更新,重点提升建成区环境,以人的尺度打造美丽街区等公共空间系统,增强市民舒适体验。


微信图片_20211012130508.png


01

结合城市更新提升建成区环境


搜狐城市:研究表明,珠三角、长三角的自然环境、污染自净能力比华北、东北地区优越,因此人口、产业承载度也更高。同样,在2021上半年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方面,珠三角、长三角表现更优。您认为,自然环境基底较差的华北、东北,该选择怎样的差异化路径,提升城市环境舒适度?其中城市规划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宋强: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空间资源都是有限的,因而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针对自然环境基底较为脆弱的地区,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中,一是要加强山水林田湖草全生态要素的整合,构建大环境一体化生态格局系统,不断提升环境承载力,同时从区域整体上控制适度的人口和城市发展规模。


二是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共享发展理念,着力建设森林城市、公园城市,加强绿地、水系、湿地等系统建设。这不仅是要求量的增加,更强调均衡布局,提高服务覆盖率。


三是持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碳中和目标,贯彻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引导产业升级,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四是要体现“以人为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市民服务,结合城市更新,重点提升建成区环境,以人的尺度打造美丽街区等公共空间系统,从感观、情感两方面增强市民舒适体验,真正做到城市始终有温度。


搜狐城市:有学者指出“目前编制的城市规划过于重视人们对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而对不同区域自然条件(或地学环境)的巨大差异,自然的承载力差异,以及其对建设宜居城市产生的客观影响,往往不够重视”,对此,您怎么看?


宋强:过往的城市发展往往集中于关注城市规模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时规划中又对自然要素的作用及自然演进的规律重视不足,所以让人产生了以上看法。


但当下城市发展已进入了新阶段,不再一味地追求规模和外延的扩张,目前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也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品质与内涵的提升,“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对空间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优化不同资源禀赋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技术方法,增强空间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协调性,旨在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宜居城市。


02

提高城市防灾保障体系能力


搜狐城市:气象灾害预警是“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的重要监测指标,今年下半年频发的暴雨预警,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舒适度建设形成了巨大挑战。您认为,极端天气愈加频发的背景下,城市规划能做些什么?


宋强: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城市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风险挑战也愈加复杂。从城市规划角度,首先,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防灾治理理念,将工程思维转向生态思维,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从源头上减少灾害的发生。


其次,在规划设计中贯彻“韧性城市”理念, 即当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承受冲击,并快速应对与恢复,保持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具体来说,要重视城市综合防灾、综合防涝等专项规划的科学编制,积极开展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提高防灾保障体系能力;此外,在规划技术上,可综合运用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技术提高防灾智能化水平,构建弹性空间结构、规划留白、建设15分钟社区基本韧性单元、构建安全网络体系等。


03

公园布局应提高服务覆盖率


搜狐城市: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在指标选取与权重设计方面,您有何建议?


宋强: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从空气天气、水质、绿化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其优点是覆盖了城市环境舒适度评价的主要因素,且数据相对客观、容易获取,并且短板机制的设计也很有实际意义。


下一步可进一步细化现有评价指标,例如绿化指标体系中,除了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外,还可增加城市公园合理半径覆盖率等指标。也就是说,除了对“量”的考核外,还应增加对“质”的评价。比如一个城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满足相关要求,但其公园体系不合理、公园布局不均衡,缺少社区级公园,不能在合理半径下服务大多数居民,那么它的绿化评价应该也是较低水平。


此外,目前指标主要聚焦于“城市自然环境”方面,还可增加“城市人工环境”的评价指标,比如固废处置度、噪声、光污染等方面。同时,还可多多关注城市建成区的环境,例如城市整体的开发强度、密度、街道环境等,从市民对城市环境的“体验性”来丰富指标体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
技术支持:缘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