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上海的长成:上海城市形态演进的十个阶段(一)

发表时间:2021-10-12



微信图片_20211012170430.png
捕获.PNG

特约撰稿嘉宾:万勇


个人简介:

万勇: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沿海城市功能区时空演进研究”首席专家,上海城市记忆空间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曾任上海市卢湾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副局长、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万达文化旅游规划院和万达商业规划院副院长。



城市形态是城市集聚地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


上海这座城市的形态,与其它中国城市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没有都城的中正,没有山城的起伏,没有古老城市的厚重,没有新兴城市的轻盈,但上海是全世界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多元异质交织的特有区域,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性,有古今中外的丰富性,所有要素的碰撞和交融,最终形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特有的功能和品格,并反映到这座城市的形态演进上来。


自开埠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后,上海便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并从开埠前约2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走向32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规模。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形态的长成,有其内在的逻辑,其中有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


从地理而言,上海是江南城市、沿海城市、河口城市,面向东海,背靠江南,坐拥长江,近连太湖和运河,还有无以计数的涓涓细流像毛细血管一样与历来富庶的吴越腹地相通相融。从自然条件而言,上海深受江南水网地区发达水系特别是“一江”(黄浦江)“一河”(苏州河)的影响,虽为内河,却进退有据,循序渐进,一路向海。从行政而言,1077年设上海务,1267年设上海镇,1277年设市舶司,1291年设上海县,1553年建城墙,直至1843年开埠、1927年设立特别市、1949年设立直辖市,经历了行政隶属关系的反复调整、行政区等级的不断提升和行政管辖范围的历次变化,也经历了中心城区的裂变(分区)聚变(并区)和郊县的撤县设区。从经济而言,上海曾经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近代设立租界,当代建立新区,还在不同时期设立了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商务区、自贸区、示范区、引领区等一系列空间单元和经济单元,不断加和,乃成国际化大都市。以上这些因素,对城市形态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然而,上海一路走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形态是如何演进的,先后经历了哪些阶段,如何认识这些阶段的发展之于城市形态长成的重要意义,是需要深入挖掘和解析的。笔者经过对上千张历史地图和城市规划图纸的空间分析,以及对上海城市空间研究文献的参考,提出上海城市形态演进的十段论,并尝试提炼上海空间发展的特点,供交流讨论。


PART 1 上海城市形态演进的十个阶段


第一阶段 / 城内城外 江南底色

Phase I


据有关研究,上海早期的城市形态,从设立上海务时的“河埠水乡型市镇”,到设县后的“环河型县市”,再到建成城墙后的“围郭型县城”,经历了一系列孕育。至上海开埠前,城墙内、外的城市建成区共同组成完整的上海县城,是典型的具有江南水网城市特征和冷兵器时代防卫功能的块状城市,城墙耸立,街巷纵横,水系发达,桥梁众多,房屋连绵成片,衙署、府邸、庙宇、园林、会馆、公所等地标建筑鹤立其间,码头、渡口、祭祀、坟冢、兵营等场所分置城外。开埠之际,上海县城建成区规模大约为1-2平方公里。


其时,城市空间结构总体上可描述为由“一圈一带”组成的“块状结构”。“一圈”即近似圆形的城墙内部分,但在城墙建成后的很长时间,城内建成区主要集中在东部,西部发展相对迟缓,可谓“半城”。而“一带”,是城墙外至黄浦江的十六铺、董家渡区域,是城市东南方位的滨江地带,航运、贸易、产业十分发达,正所谓“一城烟火半东南”。


如果对应于后来的行政区划,上述“一圈一带”区域基本与老的南市区范围一致。


捕获1.JPG

左图为上海县城城墙建设前地图

右图为十九世纪初(嘉庆年间)上海县城图


捕获3.JPG

左图为1891年上海城厢分铺图
右图为明代上海县城方浜地区面貌图





第二阶段 旧城新区 华洋分居

Phase II


这个阶段从上海开埠起、以华洋杂居止。跳出上海县城传统范围特别是跨过城墙建设租界,是其标志性特征。


1843年,作为“五口通商”之一的上海开埠,在上海县城北部沿黄浦江一带,先后设立英租界(1845年)、美租界(1847年)、法租界(1849年),在华洋杂居之前,基本形成了一个以英租界为中心的类似于“新区”的城市发展地带。其中,英租界最早在苏州河口附近设立,城市规模扩展得也最快,而法、美租界相对迟缓一些。1855年地图显示,此时的英租界已达河南路内外,而外滩一线完全建成,总体而言形成了以西式建筑为主的低层、低密度城区风貌。 


最初的租界,是以外侨居住贸易为主并具有一定配套功能的居留地和航运贸易地,有边界(水体),有防栅,与华界形成“华洋分居”格局。南部是上海县城(“华界”),北部是租界,形成了典型的“双城结构”。异质元素开始侵入,打破了原来完整统一的、块状结构的上海县城空间布局。“旧城”与“新区”之间,一南一北,一旧一新,一中一西,迥异的两种城市形态同时出现在一座城市,传统街巷与现代道路并存,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并存,传统城建方式与现代规划建设并存。


如果对应于后来的行政区划,上述旧城新区里的“旧城”,基本与老的南市区范围一致,而“新区”的主体位于老黄浦(未与南市、卢湾合并之前的黄浦区)的东部区域,其它区域位于现在的虹口区北外滩一带,建设规模有限。


2.JPG

左图为1848年上海城厢与英租界所呈现的“双城结构”

右图为1851年上海城厢与租界图全图所呈现的“双城结构”



8.JPG

左图为 1853 年上海城厢与租界图全图

右图为主要城区所呈现的“双城结构”

捕获9.JPG

左图为 1855 年洋泾浜北首英租界规划图

右图为时年英租界建筑复原图呈现当年“新区”景象



第三阶段 带状城市 多界并置

Phase III



以难民进入租界致使租界规模迅速扩大为起点,至公共租界于1899年的再次扩张止。这个阶段以华人重新回归租界而形成“华洋杂居”局面为标志性特征。


1860年前后,因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大量难民冲进租界,促使租界由此前的“华洋分居”过渡到“华洋杂居”。里弄布局形式的华人生活区迅速向西腹地区域铺陈,导致英、法租界建成区快速扩张至今西藏路一带(局部跨越西藏路至跑马场,即今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一带),美租界也向黄浦江下游延伸。其间,江南制造局选址黄浦江边高昌庙,以及半淞园地区的建设发展,也使华界快速向黄浦江上游延伸。


至1899年间的约40年内,最先设立的英租界,与后来设立的法租界、美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与上海县城及其向黄浦江上游一线,呈“C”字形的带状分布,分别向黄浦江上下游伸展。其中,黄浦江西侧沿线的苏州河口至董家渡一带(中游地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区域,同时向西纵深区域有所推进。


在这个阶段,战争时期为应对难民增长而快速建设起来的简易的木板式里弄,在战争结束之后的较长时间内,逐渐更新为更为坚固的具有中西合璧特点的石库门里弄。木板式里弄的快速拆除与石库门里弄的渐进建设,使租界经历了历史上的第一轮“城市收缩”与城市更新。此间,中西文化开始融合,现代意义上的房地产业开始发展,在外侨居留和港口贸易功能之外,租界区域开始孕育具有产城融合和自由贸易特征的综合性城市功能,现代意义的洋行、银行、商场、报馆、书局、旅社、戏院、舞台、医院、学校、教堂、工厂等城市功能渐渐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带状城市,自南至北依此是县城、法租界、英租界和美租界,可谓“一城四治”(英美租界合并后为“三治”)。此时,总体上开始形成“南北两市”格局,在华界(“南市”)的基础上,也在英租界中心区域形成了“北市”。


如果对应于后来的行政区划,上述带状城市建成区的范围,基本上对应于老的南市区、黄浦区和虹口北外滩一带。


微信图片_20211012131406.jpg

左图为1860-1861年间城乡形态示意图

右图为1862年上海城乡形态示意图


微信图片_20211012131418.jpg

图为 1862 年上海城乡风貌,其中左上侧城区为城厢、右下侧城区为租界


10.JPG

左图为1866年英租界地图

右图为时年租界区域建筑复原图

均已开始呈现华洋杂居局面



微信图片_20211012131430.jpg

1884 年(左图)、1888 年(右图)

显示上海城厢与租界沿黄浦江呈带状分布

11.JPG

1901 年(左图)、1902 年(右图)

显示上海城乡形态呈现沿江“C”字形空间结构



第四阶段 / 一体三向 顺水筑城

Phase  IV


这个阶段以1899年公共租界大规模扩区,至1914年止,以跨出此前带状发展的西界(今西藏路)为标志性节点。


1899年,原英美租界合并而成的公共租界,开展了一轮最大规模的扩区,向西延伸至今普陀区东南区域和静安区西侧边界,向东延伸至今周家嘴路一线至黄浦江之间的带状区域。同年,法租界也进行了一轮扩区,基本上纳入了八仙桥和太平桥地区。1900年后,近苏州河的闸北地区也开始了最初的发展。这时的上海,总体空间结构呈现“扇叶形”,基本上在三个方向伸展,分别为黄浦江上游、黄浦江下游和苏州河上游,沿“一江一河”发展的主轴结构基本形成。


黄浦江和苏州河沿线涉及到的老静安完整区域、普陀东南沿苏州河区域、杨浦南部沿黄浦江区域,在这个阶段均有较快发展。而作为扇叶之间的老卢湾东北区域(八仙桥、太平桥地区)和老闸北南部沿苏州河区域,也因1899年法租界扩区和1900年闸北自治运动而开始快速发展,在扇叶之间进行了一定的填充。民国建立后,上海城厢拆去城墙、填浜筑路,南市华界开始具有更好的开放性。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促使沪东、沪西、沪南三个工业带的初步形成,即在黄浦江下游形成的沪东工业区、在苏州河上游形成的沪西工业区、在黄浦江上游形成的沪南工业区。


租界的这次扩张使城市岸线长度成倍增长。在水上运输和就近取水排水十分重要的年代,优良的岸线可以为工业、仓库、码头提供天然条件,也为金融、商务发展形成门面形象,充分体现了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商贸城市、工业城市和金融商务中心城市的特点。其间,公共租界开始了雄心勃勃的道路市政建设行动,在许多历史地图上可见,在扩张的租界区域,已现格网式道路系统雏形。


12.JPG
左图为 1899-1914 年间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图,呈现“一体三向”即黄浦江上游、黄浦江下游和苏州河上游的扇叶状结构;1905 年新撰实测上海舆地图(中图)、1913 年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右图)也均呈现扇叶状城市空间结构



第五阶段 / 跨出租界 圈层蔓延

Phase V



这个阶段自1914年法租界扩区,至1949年上海解放止,以跨出租界界限为标志性节点。


1914年,法租界最后一次扩区,向西南方向扩大至华山路、肇嘉浜路,抵达徐家汇地区,与今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总体一致。至此,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基本达至最终轮廓,上海总体城市形态趋于比较完整的“块状结构”(仅公共租界东区向黄浦江下游延伸较远)。尽管租界当局一直有着继续扩大租界规模的企图,但受官民各种方式的阻止,和中山环路、沪杭-沪宁铁路、大上海计划和行政边界等因素的制约,除了有一些越界筑路的动作外,没能再行扩张,城市形态总体上趋于稳定。


当年上海城区建设的主体,包括既定范围的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所谓的“半租界”即今长宁区范围内的向西越界筑路区域和今虹口区范围内的向北越界筑路区域、“类租界”即今徐汇区范围内的徐家汇-土山湾地区。而华界也主动开始近代化进程,1928-1933年间,上海特别市政府先后编制了闸北、沪西、浦东和沪南地区道路系统规划。在实际发展中,南市地区向沪南滨江腹地(即今黄浦、徐汇南部之陆家浜路/徐家汇路/肇嘉浜路一线至黄浦江之间区域)有一定推进,闸北自治市也以依托苏州河、铁路场站和比邻公共租界北区的区位特点,学习西方城建经验,转变建城模式,填补了公共租界北区西界与沪宁铁路、苏州河围合用地,并与向北的虹口越界筑路地区一起沿宝山路、四川路一带向北突进。


直到1929年上海特别市政府在江湾一带启动 “市中心区域计划”之前,上海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城市基本上呈现出外围圈层蔓延式发展的状态。这一点,从1928年地价图中可见一斑。过程中,一度有向西水平伸展的趋势,如发生在今长宁方向的越界筑路行为(比虹口方向更甚),以及建设虹桥机场和其它设施等。但由于日军入侵、租界收回和随后的抗战胜利,租界水平向西自行突进的行动被阻止。


14.JPG

左图为 1929 年 7 月地价级差分布图

右图为 1948 年城市功能布局图

15.JPG

左图为 1937 年上海市区域现状图
右图为左图中的市区截图

16.JPG

左图为 1928 年市区自流井分布图,向西伸展趋势比较明显
右图为租界向西越界筑路所涉及的主要道路分布


17.JPG

左图为 1928 年越界筑路图呈现城市向西水平向发展的态势
右图为 1929 年闸北建筑布局平面图



文中大部分配图为作者提供,少部分配图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本文收录于我们的征稿栏目“空间视野”专栏。

征稿详情请戳:征稿啦|你会因为什么而爱上一座城?

征文进行时~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END-




Copyright  ©  2020 版权所有: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07340号-1